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3=4Ω,闭合开关,电流表读数为0.75A,电压表读数为2V,经过一段时间,一个电阻被烧坏(断路),使电流表读数变为0.8A,电压表读数变为3.2V,问:
(1)哪个电阻发生断路故障?
(2)R1的阻值是多少?
(3)能否求出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如果能,求出结果;如果不能,说明理由.

分析 (1)电路中某一电阻断路,两电表的读数都变大,不可能是R3和R1断路,否则变化后电压表或电流表无读数,只可能R2断路.
(2)根据欧姆定律求R1的阻值.
(3)断路时,电压表读数等于电阻R2的电压,由欧姆定律求出R2.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对发生断路前后列方程,组成方程组求解电动势和内电阻

解答 解:(1)电阻R2断路.
因为:若R1断路,电流表读数将变为零,与题设条件不符.若R3断路,电压表读数将变为零,与题设条件不符.故只能是R2发生了断路.             
(2)发生故障后,R1的电压为3.2V,则R1=$\frac{{U}_{V}′}{{I}_{A}′}$=$\frac{3.2}{0.8}$Ω=4Ω              
(3)故障前:UR3=I1R1-UR2=0.75×4 V-2 V=1 V      
 I3=$\frac{{U}_{R3}}{{R}_{3}}$=$\frac{1}{4}$ A=0.25 A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E=UV+UR3+(I3+IA)(R4+r)=2+1+(0.25+0.75)×(R4+r)    ①
故障后:E=UV′+IA′(R4+r)=3.2+0.8×(R4+r)           ②
由①②联立求解得:R4+r=1Ω      E=4 V                   
因为R4未知,故只能求出电源电动势E而不能求出内阻r.
答:
(1)电阻R2断路.
(2)R1的阻值是4Ω.
(3)能求出电源电动势E,E为4V,不能求出内阻r.

点评 本题中涉及故障分析,采用排除法逐一分析.对于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常常根据两种情况列方程组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一石子从高楼楼顶某处自由下落,在运动的途中经过高度4m的观察窗,其时间为0.2s,又经0.9s到达地面.求:
(1)石子经过观察窗的平均速度大小.
(2)高楼楼顶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实验室购买了一捆标称长度为100m的铜导线,某同学想通过实验测其实际长度.该同学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为1.0mm2,查得铜的电阻率为1.7×10-8Ω•m,再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出铜导线的电阻Rx,从而确定导线的实际长度.可供使用的器材有:
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0.2Ω;
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9kΩ;
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5Ω;
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Ω;
定值电阻:R0=3Ω;
电源:电动势6V,内阻可不计;开关、导线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R2(填“R1”或“R2”),闭合开关S前应将滑片移至a端(填“a”或“b”).
(2)在实物图中,已正确连接了部分导线,请根据图甲电路完成剩余部分的连接.
(3)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流表的读数为I=0.50A时,电压表示数U=2.30V,则导线实际长度为94m(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假设地球绕太阳运动时的轨道半径为r,公转周期为T,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公转周期为T,地球质量为M,太阳质量为M,则关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k,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绕太阳运动的${k_地}=\frac{{G{M_阳}}}{{4{π^2}}}$B.月球绕地球运动的${k_月}=\frac{{G{M_月}}}{{4{π^2}}}$
C.$\frac{k_地}{k_月}=\frac{M_阳}{M_地}$D.k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飞机起飞时以300km/h的速度匀速斜向上飞,飞行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则水平分速度为240km/h,竖直分速度为180 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
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
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
D.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有动量,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甲所示,质量m=6.0×10-3 kg、边长L=0.20m、电阻R=1.0Ω的正方形单匝金属线框abcd,置于倾角α=30°的绝缘斜面上,ab边沿水平方向,线框的上半部分处在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周期性变化,若线框在斜面上始终保持静止,取g=10m/s2,试求:
(1)在0~2.0×10-2s内线框中产生的感应电流的大小.
(2)在t=1.0×10-2s时线框受到斜面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在利用图中所示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次实验必须设法算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的具体数值
B.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没有必要保持一致
C.放小车的长木板应该尽量使其水平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E.测量小车的速度时应利用纸带上点迹间距相同的一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1所示,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重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利用此装置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①已准备的器材有打点计时器(带导线)、纸带、复写纸、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重物,此外还需要的器材是D(填字母代号).
A.直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B.直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C.交流电源、天平及砝码       D.交流电源、毫米刻度尺
②实验中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v和下落高度h. 某同学对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这些方案中合理的是D.

A.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由打点间隔数计算出下落时间t,通过v=gt计算出瞬时速度v
B.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并通过v=$\sqrt{2gh}$计算出瞬时速度v
C.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并通过h=$\frac{{v}^{2}}{2g}$计算得出高度h
D.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h,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v
③安装好实验装置,正确进行实验操作,从打出的纸带中选出符合要求的纸带,如图2所示.图中O点为打点起始点,且速度为零.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点A、B、C、…作为计数点,测出其中E、F、G点距起始点O的距离分别为h1、h2、h3.已知重锤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计时器打点周期为T.为了验证此实验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计算出从O点到F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h2,动能的增加量△Ek=$\frac{{m{{({h_3}-{h_1})}^2}}}{{8{T^2}}}$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④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重锤增加的动能略小于重锤减少的重力势能,于是深入研究阻力对本实验的影响.他测出各计数点到起始点的距离h,并计算出各计数点的速度v,用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出v2-h图线如图3所示.图象是一条直线?此直线斜率的物理含义是重锤下落时加速度的2倍.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由图线求得重锤下落时受到阻力与重锤所受重力的百分比为2.0%(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