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C.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D.在力的图示法中,线段长短与对应力的大小无关

分析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发生变化,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解答 解:A、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甲用力把乙推倒,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也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
B、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不管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还是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都可以是施力物体,也可以是受力物体,故B错误.
C、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作用力是施力物体时,在反作用力一定是受力物体,故C正确.
D、力的示意图只要表示力的相对大小,线段长短可以与对应力的大小不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掌握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明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时发生变化,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不带电的枕形导体的A、B两端各贴有一对金箔.当枕形导体的A端靠近一带电导体C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A端金箔张开,B端金箔闭合
B.用手触枕形导体B端时,A端金箔仍张开,B端金箔闭合
C.用手触枕形导体后,先后将手和C都移走,两对金箔均张开
D.选项C中两对金箔带同种电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Hz,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他把某一点记作O,再每5个点选一个测量点,分别标以A、B、C、D、E和F,如图1所示.

(1)如果测得C、D两点相距2.70cm,D、E两点相距2.90cm,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是0.28m/s.如果学生错用60Hz的交流电源,则算出D点的速度值比真实值偏小(填大或小).
(2)该同学分别算出打各点时小车的速度,然后根据数据在v-t坐标系中描点(如图2所示),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物体从O点出发,沿水平直线运动,取向右的方向为运动的正方向,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物体在最初的4S内(  )
①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②物体做匀变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始终向右
③前2S内物体在O点的左边,后2S内在O点的右边
④t=2s时刻,物体与O点的距离最远.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10m/s的速度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0.5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已知传达带从A→B的长度L=16m,则
(1)物体从A到B需要的时间为多少?
(2)到达B点的速度是多少?
(3)该过程因摩擦生热多少?
(4)若传送带静止,物体由A到B的时间是多少?
(5)若传送带以10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物体由A到B的时间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一宇宙飞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飞船原来的线速度是v1,周期是T1,机械能是E1,假设在某时刻它向后喷气做加速运动后,进入新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线速度是v2,周期是T2,机械能是E2.则(  )
A.v1>v2T1>T2E1>E2B.v1>v2T1<T2E1<E2C.v1<v2T1>T2E1=E2D.v1<v2T1<T2E1<E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如图所示,正方形虚线框内存在着沿纸面方向的匀强电场(图中未画出),一电子只在电场力作用下,从M点以速度v0垂直于bc边射入电场,从Q点以速度2v0垂直cd边飞出电场,且bM=d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从M点运动到Q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B.电子从M点到Q点做匀变速运动
C.电场的方向是从c指向d
D.M点的电势与a点的电势可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表面粗糙、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实验台上,长木板上有一滑块,滑块右侧固定一个轻小动滑轮,钩码和弹簧测力计通过绕在动滑轮上的轻细绳相连.放开钩码,滑块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绳与滑轮间的摩擦)

(1)放开钩码,滑块加速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处理纸带,得到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实验,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纵轴,得到的图象是纵轴截距等于b的一条倾斜直线,如图2所示;已知滑块和轻小动滑轮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则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2b}{mg}$.
(2)在某次实验中,用天平称出滑块(含动滑轮)的质量为m=1kg,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N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3所示,每隔三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即为图中0、1、2、3、4、5、6点.测得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为s1=0.96cm,s2=2.88cm,s3=4.80cm,s4=6.72cm,s5=8.64cm,s6=10.56cm,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9.8m/s2,则滑块运动的加速度a=3.0m/s2,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1.(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半径为R的球形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正上方有一光滑的小滑轮,滑轮到球面B的距离为h,轻绳的一端系一小球,靠放在半球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后用力拉住,使小球静止,如图所示,现缓慢地拉绳,在使小球由A到B的过程中,半球对小球的支持力N和绳对小球的拉力T的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
A.N不变,T变小B.N不变,T先变大后变小
C.N变小,T先变小后变大D.N变大,T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