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应用了许多物理学研宄方法,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B.“总电阻”,“交流电的有效值”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C.在探穷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假设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分析 物理学上常用的研究方法有:极限思想法、等效替代法、假设法、微元法等,根据各种方法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 解:A、速度的定义v=$\frac{△x}{△t}$,表示物体的平均速度,当△t→0时,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是采用数学上极限思想方法.故A正确.
B、“总电阻”与各个电阻的效果相同,用的是等效替代法.交流电通过相同的电阻时,如果所产生的热量与直流电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同一负载所产生的热量相等时,这一直流电的大小就等效为交流电的有效值.故“交流电的有效值”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故B正确.
C、在探穷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探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C错误.
D、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无数小段,采用的是数学中的微元法.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常用的思维方法.中学物理常用的思想方法有极限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法、假设法等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对于平抛运动,下列条件中可确定物体飞行时间的是(  )
A.下落高度B.水平位移C.初速度的大小D.末速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AB、CD为水平放置的足够长光滑金属导轨,导轨间有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1,导轨通过导线与水平放置的圆形金属环连接,电阻为R的导体棒ab水平放在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开始时静止.现要使导体棒ab从t=0时刻开始,在初始阶段向左做加速直线运动,则需在圆形区域内加上适当的磁场,其磁感应强度B2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其中符合条件的有(取竖直向下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忽略感应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其余电阻不计)(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1所示,在xoy平面的第Ⅰ象限内有沿x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E1;第Ⅱ、Ⅲ象限内同时存在着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E2和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B,E2=2.5N/C,磁场B随时间t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B0=0.5T,垂直纸面向外为磁场正方向.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液滴从P点(0.6m,0.8m)处以速度v0=3m/s沿x轴负方向入射,恰好以指向y轴负方向的速度v经过原点O后进入x≤0的区域.已知:m=5×10-5kg,q=2×10-4C,t=0时液滴恰好通过O点,g取10m/s2

(1)求电场强度E1和液滴到达O点时速度v的大小;
(2)液滴从P点开始运动到第二次经过x轴所需的时间;
(3)若从某时刻起磁场突然消失,发现液滴恰好能垂直穿过x轴并平行y轴作匀速直线运动,求液滴与x轴的交点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志军有一段电缆,重1000牛顿,这天他把它挂在了两根电线杆之间(如图所示),发现中间有一段长度区域(BB′)几乎接近(当水平处理)
(1)杆A处承受的电缆的拉力大小约为707N;
(2)BB′这区域的电缆承受的拉力大小约为5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折射率为$\sqrt{3}$的透明玻璃半球体,O为球心,轴线OA水平且与半球体的左边界垂直.位于轴线上0点左侧$\frac{R}{3}$处的点光源S发出一束与OA夹角θ=60°的光线射向半球体.已知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c.
求:光线第一次从玻璃半球体出射的方向以及光线在玻璃半球体内传播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现有一只量程3mA、内阻约为100Ω的灵敏电流表(表头).为了较准确地测量它的内阻,采用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实验室提供的器材除电源(电动势为2V,内阻不计)、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开关和若干导线外,还有多个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可供选择(如表).
A.滑动变阻器R1(0~5Ω,1A)D.定值电阻R01(阻值为200Ω)
B.滑动变阻器R2(0~200Ω,0.5A)E.定值电阻R02(阻值为25Ω)
C.滑动变阻器R3(0~1750Ω,0.1A)F.定值电阻R03(阻值为5Ω)
(1)按照实验电路,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如图乙所示的方框中完成实物图连接(部分导线已画出).

(2)连接好电路之后,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操作:
第一,先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右端,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零;
第二,闭合开关S,将滑片缓慢左移,使灵敏电流表满偏;
第三,保持滑片不动(可认为a,b间电压不变),调节电阻箱R′的阻值使灵敏电流表的示数恰好为满刻度的$\frac{1}{2}$.
若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灵敏电流表内阻的测量值Rg为102.5Ω.
(3)为较好地完成实验,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和定值电阻分别为A和E(填表格中器材前的字母).
(4)要临时把该灵敏电流表改装成3.0V量程的电压表使用,则应将其与电阻箱串联(填“串联”或“并联”),并把电阻箱的电阻值调为897.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球由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拴住.细线另一端固定在O点,在O点正下方放置一组光电门,可测出小球通过时的挡光时间.将细线拉直至水平后,小球由静止释放,光电门测出的挡光时间为△t,再用10分度游标卡尺测出小球的直径d,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

(1)小球的直径d=1.14cm;
(2)测得绳长为l,若等式g(l+$\frac{d}{2}$)=$\frac{{d}^{2}}{2△{t}^{2}}$(用题目中所给字母表示)成立,说明小球下摆过程机械能守恒;
(3)此实验的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空气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如图1所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y=5.0cos(kx+$\frac{2π}{3}$)(单位:m),式中k=$\frac{1}{5}$m-1,杆足够长,图中只画出了一部分.将一质量为m=1.0kg的小环(可视为质点)套在杆上,取g=10m/s2

(1)若使小环以v1=10m/s的初速度从x=0处沿杆向下运动,求小环运动到x=$\frac{5π}{3}$(m)处时的速度的大小;
(2)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许多小段,每一小段都可以看成圆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系列不同的小圆弧代替,如图2所示,曲线上A点的曲率圆的定义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做一圆,在极限的情况下,这个圆叫做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ρ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若小环从x=0处以v2=5$\sqrt{10}$m/s的速度出发沿杆向下运动,到达轨道最低点P时杆对小环的弹力大小为70N,求小环经过轨道最高点Q时杆对小环的弹力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