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下列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BCD(选填前面的英文字母).
A.拿起弹簧测力计就进行测量读数
B.拉橡皮筋的拉力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C.测量前检查弹簧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用标准砝码检查示数正确后,再进行测量读数
D.应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拉杆与刻度板间的摩擦
(2)关于此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填前面的英文字母).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B.实验中,只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
C.实验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D.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筋另一端拉到O点
(3)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填“F”或“F′”).

分析 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要做到:首先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也就是弹簧测力计上的最大刻度即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能超出这个范围.
测量时,要使测力计内的弹簧轴线方向跟所测力的一致,不可用力猛拉弹簧或让弹簧测力计长久受力,以免损坏.
根据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的,分析橡皮筯的结点位置要求.按实验原理和方法分析实验要求.

解答 解:(1)A、弹簧测力计读数前要进行调零,故A错误;
B、拉橡皮筋的拉力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故B正确;
C.测量前检查弹簧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用标准砝码检查示数正确后,再进行测量读数,故C正确;
D.应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拉杆与刻度板间的摩擦,故D错误
故选:BCD.
(2)A.本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允许变动,故A正确;
B、实验中,需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O点的位置,以及拉力方向,故B错误;
C、实验中,把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不一定是取90°,故C错误;
D、本实验只要达到效果相同,对弹簧称拉力的大小没有要求,不需要将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故D错误;
故选:A.
(3)F1与F2的合力的实际值测量值为一个弹簧拉绳套时的弹簧的弹力大小和方向,而理论值是通过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的值.
所以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F′.
故答案为:(1)BCD;(2)A;(3)F′

点评 本实验采用的是等效替代的方法,即一个合力与几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可以互相替代.
解答实验的出发点为明确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数据处理,明确合力和分力之间的关系,同时注意应用所学物理基本规律解决实验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如图所示,AB是振幅相同的同频率的两水波波源,实现是波峰,虚线是波谷,则(  )
A.a处质点此时速度为零,加速度最大
B.b处质点此时速度最大,加速度最小为0
C.c处为振动减弱点
D.b处质点此时处于平衡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所发明.某同学在体育场放飞一孔明灯,该灯升空后向着东北偏上方向匀速直线上升,则此时孔明灯所受空气的作用力是(  )
A.0B.mg,竖直向上
C.mg,东北偏上方向D.$\sqrt{2}$mg,东北偏上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在研究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

(1)根据该点相邻的前后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代替该点的瞬时速度可计算各点瞬时速度,可得vD=3.90m/s,vC=2.64m/s,vB=1.38m/s.
(2)在如图2所示坐标中画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12.5m/s2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是0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A点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从同一位置开始计时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中的A、B所示,则由图可知,在0-t2时间内(  )
A.A、B运动始终同向,B比A运动的快
B.在t1时间AB相距最远,B开始反向运动
C.A、B的加速度始终同向,B比A的加速度大
D.B追上A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在一次实验时某同学用游标卡尺(20等份)测量某物体直径(如图1),示数为100.25mm.在一次实验时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物体厚度(如图2),示数为5.666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1.5kg的滑块从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自静止开始滑下,滑行距离s=10m后进入半径为R=9m的光滑圆弧轨道AB,其圆心角为θ,然后水平滑上与平台等高的小车.已知小车质量为M=3.5kg,滑块与斜面及小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0.35,小车足够长,取g=10m/s2.求:
(1)滑块在斜面上的滑行时间t1及到达A点的速度大小vA
(2)滑块脱离圆弧末端B点前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
(3)小车匀速时的速度大小及滑块在车上滑行的距离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探究牛顿第二定律中
①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D (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木块上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垫高木板平衡摩擦力后,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②为使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重力在数值上近似等于木块运动时受到的拉力,应满足的条件是砝码桶及桶内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木块和木块上硅码的总质量(填远大于,远小于,或近似于)
③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实验室,各取一套图1示的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上均不放砝码,在没有平衡摩擦力的情况下,研究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分别得到图2中甲、乙两直线,设甲、乙用的木块质量分别为m、m甲、乙用的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μ,可知,m小于m μ大于μ(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将已知力F(F=10N)分解为两个分力F1、F2,且使F1和F的夹角为а=30°,则F2的最小值为5N,当F2最小时,F1和F2的夹角为9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