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一小球距水池底3.2m的高处,由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如果池中无水经0.8s触底,为了防止小球与池底的剧烈撞击,须在池中注入一定深度的水.已知小球触碰池底的安全限速为1m/s,小球在水中受到水的阻力(设不随水深而变)是重力的4.5倍,取g=10m/s2.求:
(1)注水前小球落到池底的速度?
(2)池中注水深度至少为多少?

分析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注水前小球落到池底的速度大小.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入水后的加速度大小,结合运动学公式,抓住位移关系求出池中水的至少深度.

解答 解:(1)设小球质量为m,不注水的情况下,由运动学公式得
 H=$\frac{{{v}_{1}}^{2}}{2g}$   
解得:v1=$\sqrt{2gH}$=$\sqrt{2×10×3.2}$m/s=8m/s      
(2)设小球触底速度恰为v=1m/s,注水深度为h,入水时的速度为v0,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得:
4.5mg-mg=ma
解得:a=3.5g,
根据运动学公式有:H-h=$\frac{{{v}_{0}}^{2}}{2g}$      
h=$\frac{{{v}_{0}}^{2}-{v}^{2}}{2a}$     
代入数据解得:h=0.7m   
答:(1)注水前小球落到池底的速度为8m/s;
(2)池中注水深度至少为0.7m.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本题也可以结合动能定理进行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2016年2月24日,国务院连续发布五项重要措施力挺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我国城市公交强推新型节能环保电动车,在检测某款电动车性能的实验中,质量为8×102kg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ν,并描绘出F-$\frac{1}{V}$图象(图中AB、BO均为直线),假设电动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恒定,则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动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为2000N
B.电动车的额定功率为6kw
C.电动车维持匀加速运动的时间1.5S
D.BC过程电动车运动的时间为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物理学家所做科学贡献、物理规律以及物理量的单位等说法正确的是(  )
A.伽利略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B.从牛顿第一定律可演绎出“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的结论
C.库仑最早引入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
D.T•m2与V•s不能表示同一个物理量的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游乐场有一种滑雪游戏,其理想简化图如图甲所示,滑道由倾角为30°的斜坡和水平滑道组成.小孩(看作质点)在距地面h=10m处由静止开始从斜坡滑下,到达底端时恰好滑上水平滑道上放置的长为l=3m的木板(忽略木板厚度),此后小孩和木板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斜坡滑道与水平滑道为圆滑过渡,速度由斜面方向转为水平方向时大小不变,不计小孩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孩与斜坡间的动摩擦因数;
(2)小孩脱离木板时的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如图所示,一光滑的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固定在水平面上,最髙点B和最低点A与圆形轨道的圆心三点在一条竖直线上,最低点A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某一速度从水平面上的C点滑向半圆形轨道的最低点A,再冲上光滑半圆形轨道AB,当小球将要从轨道口B点飞出时,对轨道的压力恰好为零,最后落至水平面上的C点.若不考虑空气阻力,且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小球在B点只受1个力的作用
B.小球在AB轨道上运动的过程中,所受的向心力对小球做负功
C.AC距离为2R
D.轨道上的最低点A受到小球的压力为5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关于物理学家个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奥斯特在试验中观察到电流的磁效应,该效应揭示了电荷磁之间存在联系
B.库伦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
C.牛顿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
D.楞次通过大量磁电转换实验研究,总结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frac{1}{4}$圆周的柱状玻璃砖横截面为AOB,O为圆心,半径为R.一束单色光MN垂直于OA面从N点射入玻璃砖,ON=$\frac{\sqrt{10}}{5}$R时,光恰不能从AB折射出来.已知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不考虑光在OB面的反射.求
①该束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率;
②该束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某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前通过垫高长木板平衡摩擦力,然后用一根橡皮筋勾住小车,橡皮筋两端固定在木板两侧,将小车从橡皮筋原长位置(橡皮筋刚好伸直恰没形变)的P点移到O点,启动打点计时器并释放小车,小车拖动纸带越过P点能到达M点;用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使每次实验开始时橡皮筋拉伸长度都保持一致,第2次、第3次…实验中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是第一次的2倍、3倍…实验后纸带上点迹分布如图乙所示,从纸带上测出橡皮筋恢复原长后小车做匀速运动的位移,便可计算出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实验时记录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橡皮筋做的功速度v(m/s)速度的二次方v2(m/s)2
1W00.550.30
22W00.790.62
33W0  
44W01.101.21
55W01.231.51

(1)在第3次实验时,测出纸带上EH之间的距离为5.70cm,已知纸带上相邻点之间时间间隔为0.02s,请写出表中空格处相应的数据.
(2)以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为纵坐标,以v2为横坐标作出W-v2图象.
(3)从W-v2图象可得出的结论为:W∝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子电荷量e的数值
B.麦克斯韦认为,电磁相互作用是通过场来传递的,他第一个采用了画电场线的方法描述电场
C.库仑发现了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规律,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 的值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使电能的大规模利用成为可能,人类从此步入文明的电气化时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