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一质点沿直线运动时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s末质点的位移和速度都改变方向
B.第2s末质点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
C.第4s末质点的位移改变方向
D.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

分析 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只要图象在时间轴同一侧物体运动的方向就没有改变;只要总面积仍大于0,位移方向就仍沿正方向.

解答 解:
A、根据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可知,第1s秒末质点的位移沿正方向,没有改变;速度方向也没有改变.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质点在2s末的速度为零,开始向负方向运动,故质点在2s末运动方向改变.故B正确.
C、0-2s内的位移为x1=$\frac{1}{2}$×2×1m=1m,2-4s内的位移为x2=-$\frac{1}{2}$×2×1m=-1m,故4s内质点的位移为x=x1+x2=0,则第4s末质点的位移没有改变方向.故C错误.
D、第3末位移等于第1s末的位移,位移为$\frac{1}{2}$×1×1m=0.5m,第5s末的位移也等于第1s末的位移,为0.5m.故第3s末和第5s末质点的位置相同.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深刻理解某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就等于在该段时间内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是解决此类题目的突破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①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说法是正确的是BD(填字母代号)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②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BD(填字母代号)
A.两细绳必须等长
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③甲、乙两位同学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若F表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的F1、F2的合力,F′表示F1和F2的等效力,则可以判断甲(填“甲”或“乙”)同学的实验结果是符合事实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在使用10分度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工件的长度和厚度时,两仪器上的示数如图 (a)、(b)所示.则测量仪器的读数分别为(1)11.09cm、(2)6.867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圆形水平转台半径R=0.5m,上表面离水平地面的高度H=l.25m,小物块 A位于转台边缘,与转台中心O距离r=0.3m的小物块B用水平细线与过O点的竖直转轴相连,A、B能随转台一起绕转轴转动,当转台的角速度ω=4rad/s时,物块A刚好要滑离转台、细线断裂,此时转台立即停止转动,设物块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小物块B与转台的动摩擦因素μB=0.1,取g=l0m/s2.求:
(1)小物块A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小物块B落地点离转台中心O的水平距离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平行金属板水平放置,板间距为0.6cm,两板间电压为6×103V,板间有一个带电液滴,带电液滴的质量为9.6×10-3g,处于静止状态,则油滴所带电荷量为9.6×10-11C(重力加速度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将半径R=1m的光滑半圆弧轨道固定在质量M=0.5kg、长L=4m的小车的上表面中点位置,半圆弧轨道下端与小车的上表面水平相切,现让位于轨道最低点的质量m=0.1kg的光滑小球随同小车一起沿光滑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小车碰到障碍物而瞬时处于静止状态(小车不反弹),之后小球离开圆弧轨道最高点并恰好落在小车的左端边沿处,该同学通过这次实验得到了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g取10m/s2)(  )
A.小球到达最高点的速度为$\sqrt{10}$m/s
B.小车与障碍物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为12.5 J
C.小车静止前、后,小球在轨道最低点对轨道的压力差为8N
D.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约为6.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正方向运动,a=6m/s2,a=-8m/s2,那么对甲、乙两物体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甲做减速直线运动,乙做加速直线运动
C.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变化慢
D.甲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比乙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它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m,从地面到塔顶高h=55m,如图所示.据《伽利略传》记载,1589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当着其他教授和学生的面做了个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在斜塔顶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经过t=3.35s到达地面,且小球经过第一层到达地面的时间为t1=0.2s,不计空气阻力.(结果均取三位有效数字)
(1)求该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
(2)求比萨斜塔第一层的高度h1
(3)若在小球从斜塔顶自由下落的同时从地面竖直上抛一小球,两球在空中相遇,则竖直上抛小球的初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某精密电子仪器中为了便于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其调节部分使用了两个滑动变阻器,如图所示,已知这两个滑动变阻器是分别用不同的电阻丝绕在相同的绝缘瓷管上制成的,其中R1的总电阻是200Ω,R2的总电阻5000Ω,开始时两变阻器都处于最大阻值.下面的几种方法中,能够既快又准确地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的是(  )
A.先调节R1,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R1
B.先调节R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附近,再调节R2
C.同时调节R1和R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D.交替、反复调节R1和R2,使电流表指针指到要求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