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一个电子以与电场方向相同的初速度υ0,射入电场强度为E的匀强电场中,如图所示,已知电子电量e,电子质量m,试求:电子的入射点与速度为零之点间的电势差和这两点间的距离?

分析 根据根据动能定理求出电子入射点与速度为零点间的电势差,根据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求出两点间的距离

解答 解:(1)根据动能定理得,$-eU=\frac{1}{2}{mv}_{0}^{2}$
解得电势差U=$\frac{{mv}_{0}^{2}}{2e}$.
则两点间的距离d=$\frac{U}{E}=\frac{{mv}_{0}^{2}}{2Ee}$
答:电子的入射点与速度为零之点间的电势差和这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frac{{mv}_{0}^{2}}{2e}$,$\frac{{mv}_{0}^{2}}{2Ee}$.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电子在电场中做匀减速运动,对于电势差的求法,也可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出两点间的距离,结合U=Ed求出电势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物体与圆筒一起运动,物体相对桶壁静止.则(  )
A.物体受到重力、弹力和静摩擦力的作用
B.物体所受向心力是物体所受的重力提供的
C.物体所受向心力是物体所受的弹力提供的
D.物体所受向心力是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提供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一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先后经过A、B两点,若它从A到B历时0.1s,再从B回到A的最短时间为0.2s,则弹簧振子的振动频率为(  )
A.1HzB.1.25HzC.2HzD.2.5Hz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如图所示,有一矩形区域abcd,水平边长s=$\sqrt{3}$m,竖直边长h=1m.当该区域只存在大小为E=10N/C、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时,一比荷为$\frac{q}{m}$=0.1C/kg的正粒子由a点沿ab方向以速率v0进入该区域,粒子运动轨迹恰好通过该区域的几何中心.当该区域只存在匀强磁场时,另一个比荷也为$\frac{q}{m}$=0.1C/kg的负粒子由c点沿cd方向以同样的速率v0进入该区域,粒子运动轨迹也恰好通过该区域的几何中心.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
A.粒子进入矩形区域时的速率v0=$\frac{\sqrt{3}}{2}$m/s
B.磁感应强度大小为$\frac{\sqrt{3}}{2}$T,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正、负粒子各自通过矩形区域所用时间之比为$\frac{\sqrt{6}}{π}$
D.正、负粒子各自离开矩形区域时的动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如图所示,两绝缘的物块叠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物块带正电,质量为m;电荷量为q.B不带电.空间存在着与运动方向垂直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在B上作用一水平恒力F,A、B两物体从静止开始一起向右加速运动,关于两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两物块一起运动(相对静止)的过程中,两物块间的弹力逐渐减小
B.在两物块一起运动(相对静止)的过程中,两物块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当速度达到v=$\frac{mg}{Bq}$时,A离开B的表面
D.相对滑动后,两物块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及对应的理论分析过程,让人们体会到光电效应的神奇并认识到经典理论的局限性.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已知光照条件不变,照射光频率大于光电管中阴极金属K的截止频率,下列选项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将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灵敏电流计的示数一定持续增大
B.将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可能出现先增大后不变的现象,说明逸出的光电子有最大初动能
C.将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可能出现先增大后不变的现象,说明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的数目是先增大后不变的
D.如果将图中电源正负极对调,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灵敏电流计示数将会减少,说明光电子逸出的初动能有大有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大量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a,从n=3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辐射出可见光b,则(  )
A.在水中传播时,a光较b光的速度小
B.氢原子在n=2的能级时可吸收任意频率的光而发生电离
C.氢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可能会辐射出r射线
D.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3的能级跃迁时会辐射出紫外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距地球表面高度为h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周期为T,若地球半径为R,则(  )
A.该卫星运行时的线速度为$\frac{2πR}{T}$
B.该卫星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为$\frac{{4{π^2}(R+h)}}{T^2}$
C.物体在地球表面自由下落的加速度为$\frac{{4{π^2}{{(R+h)}^3}}}{{{T^2}{R^2}}}$
D.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frac{2π\sqrt{R(R+h)^{3}}}{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所示,斜面AD倾角为37°,半径为R、圆心角为143°的竖直圆弧形轨道与斜面相切于D处,整个轨道除可更换的CD段外均光滑,圆弧轨道最高点P处装有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画出),一端固定在A点的轻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另一端恰位于C点.用质量为m的小物块将轻弹簧压缩到B点后由静止释放,BC段和CD段长度均为R,若CD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则小物块到达P处时压力传感器的示数等于小物块的重力.重力加速度为g,取sin37°=0.6,cos37°=0.8.求:

(1)小物块速度达到最大时弹簧弹力F的大小;
(2)弹簧压缩到B点时弹性势能EP
(3)更换不同的CD段轨道,每次都将轻弹簧压缩到B点后由静止释放,做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N随μ的关系图象(不要求分析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