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电流计G的示数为0时,说明A、B两点的电势相等.
(2)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求两电表的内阻.
(3)对两种情况分别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式,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解答 解:(1)电流计G的示数为0时,由欧姆定律知,G的电压为零,说明A、B两点的电势相等,即φA=φB.
(2)由于电流计G的示数为0,所以电流表的示数等于电压表的电流与电阻R1的电流之和.则
在步骤1中,通过电压表的电流 IV=I1-$\frac{{U}_{1}}{{R}_{1}}$
电压表的内阻为 RV=$\frac{{U}_{1}}{{I}_{V}}$=$\frac{{U}_{1}{R}_{1}}{{I}_{1}{R}_{1}-{U}_{1}}$
左右两个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相等,则有:U1=I1(RA+R2)
解得,电流表的内阻 RA=$\frac{{U}_{1}}{{I}_{1}}$-R2.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E=U1+I1r
E=U2+I2r
解得,E=$\frac{{U}_{1}{I}_{2}-{U}_{2}{I}_{1}}{{I}_{2}-{I}_{1}}$,r=$\frac{{U}_{1}-{U}_{2}}{{I}_{2}-{I}_{1}}$
故答案为:(1)φA=φB;(2)$\frac{{U}_{1}{R}_{1}}{{I}_{1}{R}_{1}-{U}_{1}}$,$\frac{{U}_{1}}{{I}_{1}}$-R2;(3)$\frac{{U}_{1}{I}_{2}-{U}_{2}{I}_{1}}{{I}_{2}-{I}_{1}}$,$\frac{{U}_{1}-{U}_{2}}{{I}_{2}-{I}_{1}}$.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要理解题意,明确电流计G的示数为0的意义,知道相同电源,电流相等时路端电压相等,运用欧姆定律和电路的特点研究.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只有体积很小的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 |
B. | 体积很大的带电体一定不能看成点电荷 | |
C. | 只有球形带电体才能看成点电荷 | |
D. | 当两个带电体的大小远小于它们之间的距离时,可将这两个带电体看成点电荷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t时刻,圆形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的表达式为B=B0+$\frac{2{B}_{0}}{T}$t | |
B. | 正方形线圈内磁通量的变化率$\frac{△Φ}{△t}$=2r2$\frac{{B}_{0}}{T}$ | |
C. | T时刻,正方形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nπr2$\frac{{B}_{0}}{T}$ | |
D. | T时刻,正方形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2nr2$\frac{{B}_{0}}{T}$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测R、U电流均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 | |
B. | 测R、U电流均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 | |
C. | 测R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测U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点电荷之间库仑力大小F=k$\frac{{q}^{2}}{\sqrt{2}{L}^{2}}$ | |
B. | e、f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 |
C. | c、d两点的电势相等 | |
D. | 一电子从e点沿路径edf移动到f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再做负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速度 | 反应距离 | 刹车距离 | ||
正常 | 酒后 | 正常 | 酒后 | |
15m/s | 6m | 12m | 15m | 15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