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为θ,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速度v匀速运动,在传送带底端无初速地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当物体上升高度h时,物体已经相对传送带静止.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动能增加$\frac{1}{2}$mv2B.物体的机械能增加mgh
C.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为mgh+$\frac{1}{2}$mv2D.电动机做的功为mgh+$\frac{1}{2}$mv2

分析 物体相对传送带静止时速度为v,由Ek=$\frac{1}{2}m{v}^{2}$求动能的增加量.由机械能的定义求机械能的增加量.根据功能关系求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电动机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增加量和内能增加量之和.

解答 解:A、物体相对传送带静止时速度为v,则其动能增加△Ek=$\frac{1}{2}m{v}^{2}$-0=$\frac{1}{2}m{v}^{2}$,故A正确.
B、物体的动能增加$\frac{1}{2}m{v}^{2}$,而重力势能增加mgh,所以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为$\frac{1}{2}m{v}^{2}$+mgh,故B错误.
C、除重力做功外,传送带对物体做正功,机械能的增加,由功能关系可知:传送带对物体做的功 W=△E=$\frac{1}{2}$mv2+mgh,故C正确.
D、电动机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增加量和内能增加量之和,则电动机做的功大于mgh+$\frac{1}{2}$mv2,故D错误.
故选:AC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并掌握功能关系,知道除了重力以外的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可根据哪些能增加,哪些能减少,来分析能量的转化情况.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如图所示,两根足够长、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ab、cd相距L,导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在导轨上端并接三个额定功率均为P、电阻均为R的小灯泡.整个装置处在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现将一质量为m、电阻为$\frac{1}{3}$R的金属棒MN从图示位置,在沿导轨平面、垂直于金属棒MN斜向下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释放,金属棒下滑过程中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已知金属棒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某时刻后三个灯泡均保持正常发光.求:
(1)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2)灯泡正常发光时导体棒的运动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三维弹球(3D Pinball)是Window里面附带的一款使用键盘操作的电脑游戏,小王同学受此启发,在学校组织的趣味运动会上,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类似的弹珠游戏.如图所示,将一质量为m=0.1kg的小弹珠(可视为质点)放在O点,用弹簧装置将其弹出,使其沿着光滑的半圆形轨道OA和AB进入水平桌面BC,从C点水平抛出.已知半圆型轨道OA和AB的半径分别为r=0.2m,R=0.4m,BC为一段长为L=2.0m的粗糙水平桌面,小弹珠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放在水平地面的矩形垫子DEFG的DE边与BC垂直,C点离垫子的高度为h=0.8m,C点离DE的水平距离为x=0.6m,垫子的长度EF为1m,g=10m/s2.求:
(1)若小弹珠恰好不脱离圆弧轨道,在B位置小弹珠对半圆轨道的压力;
(2)若小弹珠恰好不脱离圆弧轨道,小弹珠从C点水平抛出后落入垫子时距左边缘DE的距离;
(3)若小弹珠从C点水平抛出后不飞出垫子,小弹珠被弹射装置弹出时的最大初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如图所示,水平转台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用长为l的细绳将物块连接在与转台固定在一起的转轴上,细绳与竖直转轴的夹角为θ,此时绳伸直但拉力为零.已知物块与转台间动摩擦因数为μ(μ<tanθ),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让物块随转台一起由静止开始加速转动.求:
(1)绳中刚产生拉力时转台的角速度;
(2)转台由静止加速至小物块支持力为零的过程中,转台对小物块做的功;
(3)小物块由静止加速到角速度为<“m“:math xmlns:dsi='http://www.dessci.com/uri/2003/MathML'dsi:zoomscale='150'dsi:_mathzoomed='1'style='CURSOR:pointer; DISPLAY:inline-block'>ω=3g2lcosθ$ω=\sqrt{\frac{3g}{2lcosθ}}$的过程中,小物块机械能的增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1)利用重锤的自由下落和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哪些实验仪器是必需的?BD(填写仪器前的字母代号).
A.天平      
B.4~6V的低压交流电源       
C.4~6V的低压直流电源
D.刻度尺  
E.秒表
(2)重锤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为T,在实验中,选定了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如图所示,在打点计时器打点“1”到打点“4”的过程中,重锤动能增量的表达式为$\frac{m({s}_{5}-{s}_{3})^{2}}{8{T}^{2}}-\frac{m{{s}_{2}}^{2}}{8{T}^{2}}$,重力势能减少量的表达式为mg(s4-s1),实验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总是大于动能增量,主要的原因是存在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质子、中子和氘核的质量分别为m1、m2和m3,当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成氘核时,释放的能量是(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
A.( m1+m2-m3)CB.( m1-m2-m3)CC.( m1+m2-m3)C2D.( m1-m2-m3)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卫星分别在1、2、3 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 3 上运行的速率大于在轨道 1 上的速率
B.卫星在轨道 3 上的机械能小于在轨道 1 上的机械能
C.卫星在轨道 2 上经过 Q 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 1 上经过 Q 点时的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 2 上由 Q 点运动至 P 点的过程中,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机械能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如图,AB为倾角θ=37°的光滑斜面轨道,BP为竖直光滑圆弧轨道,圆心角为143°、半径R=0.4m,两轨道相切于B点,P、O两点在同一竖直线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自由端在斜面上C点处,现有一质量m=2.0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在外力作用下将弹簧缓慢压缩到D点后(不拴接)静止释放,恰能沿轨道到达P点.已知CD=0.2m,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物块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小vp
(2)若BC=1.0m,弹簧在D点时的弹性势能Ep
(3)为保证物块沿原轨道返回,BC的长度至少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人类对微观世界进行探索的过程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图中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符合历史事实的科学实验是(  )
A.①是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 ②是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
B.①是波尔发现原子发光现象 ②是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
C.①是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 ②是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
D.①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发现质子 ②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铍发现中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