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一列简谐横波沿水平方向传播,在传播方向上,介质中的A、B两点相距6m,某时刻A正处于波峰,B在平衡位置,且速度方向向下.已知波长λ>3m,频率为10Hz.
(1)若波由A向B传,波速最大可能是多大?
(2)若该波由B向A传,波速最小可能是多大?

分析 (1)根据题意可知,两点的位移与波长的关系,再由波速与波长的关系,即可求解;
(2)先确定两点的间距与波长的关系,注意周期性,再由波速与波长的关系,即可求解.

解答 解:
(1)若波由A向B传播,则有:nλ+$\frac{3}{4}λ$=6(n=0,1,2,3,…)
解得:λ=$\frac{24}{4n+3}$(n=0,1,2,3,…);
那么传播速度v=λf=$\frac{240}{4n+3}$
因波长λ>3m,所以当n=0时,有最大速度,即为vmax=$\frac{240}{3}$=80m/s;
(2)若波由B向A传播,则有:nλ+$\frac{1}{4}λ$=6(n=0,1,2,3,…)
解得:λ=$\frac{24}{4n+1}$(n=0,1,2,3,…);
那么传播速度v=λf=$\frac{240}{4n+1}$;
因波长λ>3m,所以当n=1时,有最小速度,即为vmin=$\frac{240}{5}$=48m/s;
答:(1)若波由A向B传,波速最大可能是80m/s;(2)若该波由B向A传,波速最小可能是48m/s.

点评 考查波长与间距的关系构建,注意周期性,同时掌握波速与波长的关系公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斜面和半径为R的半圆形轨道分别与水平面成竖直轨道,轨道的水平部分较长,C为切点,斜面的倾角为θ.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面上距水平面高为h=3R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物块通过轨道连接处的B、C点时,无机械能损失,不计空气阻力及一切摩擦.求:
(1)小物块滑至B所需的时间;
(2)小物块经过轨道最高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及离开圆弧轨道后的落点与C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两根直木棍AB和CD相互平行,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固定不动,一个圆筒从木棍的上部以初速度v0匀速滑下;若保持两木棍倾角不变,将两棍间的距离减小后固定不动,仍将圆筒放在两木棍上部以初速度v0滑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仍匀速滑下B.匀加速下滑
C.减速下滑D.以上三种运动均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某同学测定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选用的实验器材有:长木板、小滑块、光电门、数字毫秒计时器、弧形斜面、挡光片、游标卡尺、刻度尺,器材安装如图甲所示,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1)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宽度d,读数如图乙所示,则d=7.35mm;
(2)让小滑块从斜面上某一位置释放,读出小滑块上的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过程中数字毫秒器的示数t;
(3)用刻度尺量出小滑块停止运动时挡光片与光电门间的距离x;
(4)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d}^{2}}{2gx{t}^{2}}$(用d、x、t的重力加速度g等物理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如图,“嫦娥三号”卫星要经过一系列的调控和变轨,才能最终顺利降落在月球表面.它先在地月转移轨道的P点调整后进入环月圆形轨道1,进一步调整后进入环月椭圆轨道2.有关“嫦娥三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地球上的发射速度一定大于第二宇宙速度
B.在P点由轨道1进入轨道2需要减速
C.在轨道2经过P点时速度大于Q点速度
D.分别由轨道1与轨道2经P点时,向心加速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太阳表面半径为R′,平均密度为ρ′,地球表面半径和平均密度分别为R和ρ,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0,则太阳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
A.$\frac{R′}{R}$g0B.$\frac{ρ′}{ρ}$g0C.$\frac{R′ρ′}{Rρ}$g0D.$\frac{Rρ}{R′ρ′}$g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计算天体的质量,其原理是:根据行星(或卫星)的运动学物理量,表示出行星(或卫星)的向心力,而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来提供的,根据向心力公式和万有引力定律列方程,即可求出天体(或行星)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在水平桌面上水平放置一块长木板,木板一端带滑轮,另一端固定一打点计时器.木块一端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另一端连接跨过定滑轮的细绳,在细绳上悬挂一定质量的钩码后可使木块在长木板上匀加速滑动.

(1)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纸带上A、B、C、D、E是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10s,所测数据在图中已标出,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得木块运动的加速度a=1.0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实验中测得木块质量M=150g,钩码质量m=50g,取g=10m/s2,代入相关数据可求得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带电粒子在“云室”中运动时,可呈现其运动径迹,将“云室”放在匀强电场中,通过观察分析带电粒子的径迹,可以研究原子核发生衰变的规律,现将一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放入上述装置中,当它发生衰变时所放射的粒子②与反冲核①经过相等时间所形成的径迹如图所示,已知发生衰变后的瞬间放射出的粒子②和反冲核①的速度方向与电场强度E垂直,图中a、b均表示长度.如果撤掉匀强电场,将“云室”放在匀强磁场中,仍将同种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放入上述装置中,若该原子核发生衰变后的瞬间放射出的粒子和反冲核的速度方向也与磁场垂直,求所放射的粒子②与反冲核①的半径之比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