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关于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一定要直接接触
B.直接接触的两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所以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D.有一定距离的磁铁之间有相互作用,由此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分析 解答本题应抓住: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总是成对出现的;
物体不接触也可能存在力的作用;
力都是别的物体施加的.

解答 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有可能存在作用力,如磁铁与磁铁之间;故A错误.
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力的相互作用.故B错误.
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故力总是成对出现的;故C正确.
D、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力不能单独存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的解题关键要理解力的概念、力的相互性、物质性.离开施力物体的力是凭空想象的,不存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下图所示,A为用细绳悬吊着的圆形铜环,B为可绕其中心支点为轴转动的条形磁铁.B在A的正下方,其极性不清楚.当磁铁绕轴O以角速度ω在水平面内匀速旋转时,则铜环将会以角速度ω′转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ω′=ω,两者转向相同B.ω′>ω,两者转向相反
C.ω′<ω,两者转向相同D.ω′<ω,两者转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有一个小球沿斜面下滑,用周期为0.1s的频闪相机拍摄不同时刻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测得此小球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如下表:
S1(cm)S2(cm)S3(cm)S4(cm)S5(cm)
8.209.3010.4011.5012.60
根据以上数据求小球下滑的加速度a=1.1 m/s2,小球经过B点的速度 vB=1.31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库仑把它们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B.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
C.楞次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D.电流的单位“安培”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高为h=0.2m、长为L=2m的木板A,质量为M=1kg,其右端放着质量为m=0.5kg的小铁块B(可视为质点),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开始时,系统均保持静止,且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从某时刻开始,对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试求:
(1)若要A、B之间不发生相对滑动,水平恒力的最大值;
(2)若水平恒力大小为10N,则B落地时距离A右端多远?(取g=10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在天花板上,下端悬挂一小球并静止.弹簧和小球的受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2的反作用力是F4B.F1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C.F4的反作用力是F3D.F3的施力物体是小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质量为0.1kg的弹性球从空中某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该下落过程对应的v-t图线如图所示;球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反弹,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的$\frac{2}{3}$.该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取g=10m/s2,求:
(1)弹性球受到的空气阻力f的大小;
(2)弹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弹的最大高度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的撞线动作时运动员不能当做质点
B.弹力的方向总是与引起形变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C.国际单位制中,kg、m、N是三个基本单位
D.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所示装置是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负载电路中R=22Ω,?,?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原线圈接入正弦式交变电压u0=220$\sqrt{2}$sin100πt(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是$220\sqrt{2}$VB.输入电压的频率是50Hz
C.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是44WD.电流表的示数是0.1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