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在平直公路上以72km/h的速度向东行驶的汽车,制动后做匀减速运动,从汽车开始制动计时,3.0秒内前进了42m,求:
(1)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从汽车开始制动计时,6.0s内汽车前进的距离.

分析 (1)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式求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2)先求出汽车速度减为0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式求汽车前进的距离;

解答 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有:$x={v_0}t+\frac{1}{2}a{t^2}$
得:$a=\frac{{2(x-{v_0}t)}}{t^2}=-4m/{s^2}$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方向向西
(2)从汽车开始制动计时,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有:vt=v0+at,
汽车减速为零的时间t,有:$t=\frac{{0-{v_0}}}{a}=5s$<6s       
故汽车制动后汽车前进的距离为:$x=\frac{v_0}{2}t=\frac{20}{2}×5m=50m$
答:(1)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4m/s2,方向向西
(2)从汽车开始制动计时,6.0s内汽车前进的距离为50m

点评 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从h=1.8m高处以水平速度v0=8m/s抛出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求:
(1)物体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
(2)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
(3)物体落地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还要领悟并掌握物理问题的思想与方法,如理想模型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等效替代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建立质点的概念时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B.由平均速度引入瞬时速度的概念采用了极限思想法
C.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时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D.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的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  )
A.爱因斯坦B.牛顿C.伽利略D.亚里士多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在θ=30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m=1kg的物块,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μ=\frac{{\sqrt{3}}}{3}$.若对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力F,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则F的大小不可能是 (g=10m/s2)(  )
A.6NB.8NC.10ND.1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如图所示,光滑水平直导轨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C,物块B、C静止,物块B的左侧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左侧的挡板质量不计);让物块A以速度v0朝B运动,压缩弹簧;当A、B速度相等时,B与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B和C碰撞过程时间极短.那么从A开始压缩弹簧直至与弹簧分离的过程中,求.
(1)A、B第一次速度相同时的速度大小;
(2)A、B第二次速度相同时的速度大小;
(3)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绳穿过水平平台上的小孔O连接,第一次让B紧贴着平台,给A一个速度,使其绕着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B刚好可以保持静止且与平台之间无挤压;第二次将B的位置下移至距离平台高度为绳长的三分之一处,再次让A绕着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B仍然可以保持静止.不计一切摩擦,平台厚度可以忽略,求这两次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周期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图为某电动汽车在加速性能试验过程中的v-t图象.为了简化计算,可作如下近似:汽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恒定,在0~3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0s后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保持不变.近似后可得(  )
A.15 s末、30 s末汽车的牵引力大小之比为2:1
B.15 s末、30 s末汽车的发动机功率之比为1:2
C.30 s末、54 s末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3
D.0~30 s内、30~54 s内汽车发动机做功之比为5: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某实验小组只用一个弹簧秤进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
(1)请将以下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如图,把两根细线中的一条细线与弹簧秤连接,然后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的一端伸长到O点,记下秤的示数F1和两细线的方向;
②放回橡皮条后,将弹簧秤连接到另一根细线上,再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的一端伸长到O点,并使两条细线位于记录下来的方向上,记下秤的示数F2
③再次放回橡皮条后,用弹簧秤连接一根细线,拉动细线,使橡皮条的结点到达位置O点,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
④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和F2的合力与步骤③比较,得出结论.
(2)图示步骤中,若保持弹簧秤所在一侧细线方向不变,O点位置不变,将右侧细线缓慢移至虚线位置,弹簧秤读数的变化情况是: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