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已知地球质量为月球质量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半径的4倍.若在月球和地球表面同样高度处,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抛出物体,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水平距离分别为s和s,则s:s约为(  )
A.9:4B.6:1C.3:2D.1:1

分析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求出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关系,运用平抛运动规律求出两星球上水平抛出的射程之比.

解答 解:设月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
已知$\frac{M′}{M}$=81,$\frac{R′}{R}$=4,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frac{GMm}{{R}^{2}}$=mg
则有:g=$\frac{GM}{{R}^{2}}$
因此$\frac{g}{g′}$=$\frac{81}{16}$…①
由题意从同样高度抛出,
h=$\frac{1}{2}$gt2=$\frac{1}{2}$g′t′2…②,
①、②联立,解得t′=$\frac{9}{4}$t,
在地球上的水平位移s=v0t,
在月球上的s′=v0t′;
因此s:s约为9:4,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 把月球表面的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结合起来是考试中常见的问题.
重力加速度g是天体运动研究和天体表面宏观物体运动研究联系的物理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和2相切于Q点,轨道2和3相切于P点.设1轨道和3轨道的半径分别为R1、R3.则卫星(  )
A.在2、3轨道的机械能相等
B.在2轨道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于在3轨道经过P点时的速度
C.在2、3轨道运行的周期之比$\sqrt{\frac{({R}_{1}+{R}_{3})^{3}}{8{{R}_{3}}^{3}}}$
D.在1、3轨道运行的速度之比$\sqrt{\frac{{R}_{1}}{{R}_{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某种型号的轿车,其部分配置参数如下表所示.若该轿车行驶过程中所受摩擦阻力大小始终不变.求:
净重(kg)1540
水平直线路面最高车速(km/h)216
额定功率(kW)120
(1)若轿车在水平直线路面上以最高车速匀速行驶时,发动机功率是额定功率,此时牵引力多大?
(2)在某次官方测试中,一位质量m=60kg的驾驶员驾驶该轿车,在上述水平直线路面上以额定功率将车速由零提高到108km/h,用时9s,则该车在此加速过程中行驶的距离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墨子号”量子卫星与地球同步卫星比较(  )
A.量子卫星离地的高度比同步卫星大
B.量子卫星的绕行速度大小比同步卫星小
C.量子卫星的角速度比同步卫星小
D.量子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比同步卫星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位工人师傅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重物从地面沿竖直方向拉到楼上,在此过程中,工人师傅沿地面以速度v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当质量为m的重物上升高度为h时轻绳与水平方向成α角,(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的速度比重物的速度小
B.轻绳对重物的拉力小于重物的重力
C.重物的加速度不断增大
D.绳的拉力对重物做功为mgh+$\frac{1}{2}$m(vcosα)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待测电阻的阻值.现有器材为:
待测电阻R(阻值约为5Ω)
电源(电动势3V)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Ω)
电流表(量程0.6A,3A
电压表(量程3V,15V)
开关,导线若干.
实验要求在测量电路中将电流表外接,滑动变阻器起限流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实验要求在图(a)中画出实物连线图.

(2)若已按实验要求接线,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始终约为3V,电流表的示数始终接近0.写出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待测电阻R断路.
(3)在连线正确后,闭合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b)和图(c)所示.由图可知,电压表读数为2.20V,电流表读数为0.48A.由此可得待测电阻的阻值为4.58Ω(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质量为2kg的物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三个力分别为:F1=4N,F2=5N,F3=6N现在撤去F1、F2两个力,该物体的加速度为(  )
A.3m/s2B.2m/s2C.0.5m/s2D.5.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某同学现要利用气垫导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按图甲安装好器材,并调节好气垫导轨,使气垫导轨处于水平位置,然后用跨过轻质定滑轮的轻绳一端与钩码相连,另一端与滑块相连,再将滑块置于气垫导轨的左端,并用手按住滑块不动.
②调整轻质滑轮,使轻绳处于水平位置;从气垫导轨上的刻度尺上读出滑块与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最下面的钩码到地面的高度大于滑块与光电门之间的距离),同时记下滑块的初始位置.
③由静止释放滑块,用光电门测出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t.
④将滑块重新置于初始位置,保持所挂钩码的个数不变,改变光电门的位罝从而改变滑块与光电门之间的距离x,多次重复步骤③(每次实验中最下面的钩码到地面的高度均大于滑块与光电门之间的距离).
⑤整理多次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读数为d=0.520cm.
(2)滑块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a可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a=$\frac{d}{{t}^{2}}$来求(用公式表示).
(3)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frac{1}{{t}^{2}}$-x图象,由图象可求得滑块运动时的加速度a=0.270m/s2(取g=10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 m
B.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忽略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氢气的内能大
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增大,则分子势能也增大
D.由分子动理论可知,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