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线圈平面与条形磁铁的轴线垂直,现将线圈沿轴线由A点平移到B点,穿过线圈磁通量的变化情况是(  )
A.变大B.不变C.变小D.先变大,后变小

分析 磁通量用穿过线圈平面的磁感线的条数表示,根据条形磁铁磁感线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

解答 解:线圈在N极和S极附近时,磁场较强,磁感线较密,穿过线圈的磁感线较多,磁通量较大,而远离条形磁铁磁极附近,磁场变弱,磁感线较疏,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较小.故线圈在A出的磁通量比较大.线圈从A到B的过程中磁通量逐渐减小.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关键要掌握磁通量的几何意义:穿过线圈平面的磁感线的条数,结合条形磁铁磁感线的分布情况就能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某种类型的飞机起飞滑行时,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4m/s2,飞机速度达到l00m/s时离开地面升空.如果在飞机达到起飞速度准备升空时,突然接到命令停止起飞,飞行员立即制动飞机,使飞机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5m/s2.求:
(1)飞机从起飞到停止运动的时间;
(2)跑道至少要多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部某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和电子,产生的电子从原子核中发射出来,这是β衰变
B.发现天然放射现象的意义在于使人类认识到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C.分别用X射线和绿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D.德布罗意第一次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玻尔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E.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减小,原子的电势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
①需要测量悬线长度,现用最小分度为1mm的米尺测量,图中箭头所指位置是拉直的悬线两端在米尺上相对应的位置,测得悬线长度为987.0mm.

②一组同学测得不同摆长L单摆对应的周期T,将数据填入表格中,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T为纵轴,L为横轴,作出做简谐运动的单摆的T-L图象.根据作出的图象,能够得到的结论是D.
A.单摆周期T与摆长L成正比
B.单摆周期T与摆长L成反比
C.单摆周期T与摆长L的二次方根成正比
D.单摆摆长L越长,周期T越大
③另一组同学进一步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讨论时有同学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其中对提高测量结果精确度有利的是AC.
A.适当加长摆线
B.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摆球,选用体积较大的
C.单摆偏离平衡位置的角度不能太大
D.当单摆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停止计时,用此时间间隔作为单摆振动的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掲示了原子核是可分的
B.光电效应现象中,极限频率越大的金属材料逸出功越大
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原子所处的温度、压强无关
D.重核裂变反应过程中出现质量亏损会导致方程两边数不守恒
E.处于n=3能级状态的一个氢原子自发获跃迁时,能发出3种频率的光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三角板A端,使其绕B点在竖直平面内缓慢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一小角度,力F对B点的力矩为M,则转动过程中(  )
A.M减小,F增大B.M减小,F减小C.M增大,F增大D.M增大,F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家庭电路中,制造保险丝的材料是(  )
A.电阻小,熔点低的合金丝B.电阻大,熔点高的合金丝
C.电阻大,熔点低的合金丝D.电阻小,熔点高的合金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如图,密闭气缸两侧与一U形管的两端相连,气缸壁导热;U形管内盛有密度为ρ=7.5×102kg/m3的液体.一活塞将气缸分成左、右两个气室,开始时,左气室的体积是右气室的体积的一半,气体的压强均为P0=4.5×103Pa.外界温度保持不变.缓慢向右拉活塞使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40cm,求此时左、右两气室的体积之比,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U形管中气体的体积和活塞拉杆的体积忽略不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关于典故“曹冲称象”,有一段文字记载: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即曹操)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下列研究过程中用到的方法与“曹冲称象”相同的是(  )
A.建立“质点”的概念
B.建立“瞬时速度”的概念
C.建立“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D.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