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所示,两条相距为d=0.5 m的足够长的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导轨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37°,导轨的下端接有阻值为R=2 Ω的小灯泡L,一质量为m=0.2 kg、电阻为r=1 Ω、长为d=0.5 m的导体棒垂直导轨放置并与导轨接触良好,导体棒和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导轨间存在垂直导轨平面向上、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 T的匀强磁场.现将导体棒由静止开始释放,当导体棒沿导轨下滑的距离为x=0.46 m时,导体棒的速度达到v=0.9 m/s,且小灯泡此时正常发光,重力加速度大小g=10 m/s2,sin 37°=0.6,cos 37°=0.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27 W
B. 导体棒的速度达到0.9 m/s时,加速度大小为0.5 m/s2
C. 在导体棒的速度从零增大到0.9 m/s的过程中,通过小灯泡L的电荷量约为0.15 C
D. 在导体棒的速度从零增大到0.9 m/s的过程中,小灯泡L上产生的热量约为0.069 J
【答案】BCD
【解析】
A、当导体棒的速度为v=0.9 m/s时,小灯泡正常发光,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L=I2R,而I=,E=Bdv,代入数据可得PL=0.18 W,选项A错误;
B、当导体棒的速度达到v=0.9 m/s时,对导体棒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μmgcos θ-=ma,代入数据解得a=0.5 m/s2,选项B正确;
C、导体棒的速度从零增大到0.9 m/s的过程中,导体棒沿导轨下滑了x=0.46 m,故q=Δt=≈0.15 C,选项C正确;
D、导体棒的速度从零增大到0.9 m/s的过程中,小灯泡上产生的热量为QL,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QL=(mgxsin θ-μmgxcos θ-mv2)=0.069 J,选项D正确。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幅图涉及到不同的物理知识,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卢瑟福通过分析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了质子和中子
B. 图乙:用中子轰击铀核使其发生聚变,链式反应会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C. 图丙:玻尔理论指出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所以原子发射光子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D. 图丁:汤姆孙通过电子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内还有复杂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验证动能定理”的实验装置.钩码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300g.实验中用钩码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绳对小车拉力的大小.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①安装实验装置;
②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
③计算小车的动能增量和对应细绳拉力做的功,判断两者是否相等.
(1)以下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绳与木板平行
B.为消除阻力的影响,应使木板右端适当倾斜
C.在质量为10g、50g、80g的三种钩码中,挑选质量为80g的钩码挂在挂钩P上最为合理
D.先释放小车,然后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2)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选择点迹清晰的一条.测量如图,打点周期为T,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用题中的有关字母写出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________.
(3)写出两条引起实验误差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B 长度测量的误差 用mg代替绳子的拉力
【解析】解决实验问题首先要掌握该实验原理,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数据处理以及注意事项,了解平衡摩擦力的方法;由匀变速运动的推论求出滑块的瞬时速度,代入动能定理表达式即可正确解题。
(1)小车运动中受到重力、支持力、绳的拉力、摩擦力四个力的作用.首先若要使小车受到合力等于绳上的拉力,必须保证:摩擦力被平衡、绳的拉力平行于接触面,故A、B正确;在保证钩码重力等于细绳上的拉力及上述前提下对小车有:,对钩码:,解之有,可见只有当时才有 ,故应选用10g的钩码最为合理,C错误.打点计时器的使用要求是先接通电源,待其工作稳定后再释放小车,D错误.
(2)由题图知、,故动能变化量为,合力所做功,故需验证的式子为
(3)从产生的偶然误差考虑有长度测量的误差;从系统误差产生的角度考虑有用mg代替绳子的拉力、电源频率不稳定、摩擦力未完全被平衡等引起的误差(答案合理皆可).
【题型】实验题
【结束】
90
【题目】某探究小组要尽可能精确地测量电流表○A1 的满偏电流,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A.待测电流表A1 (满偏电流Imax约为800 μA、内阻r1约为100Ω,表盘刻度均匀、总格数为N)
B.电流表A2 (量程为0.6 A、内阻r2=0.1Ω)
C.电压表V (量程为3V、内阻RV=3kΩ)
D.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20 Ω)
E.电源E(电动势有3V、内阻r约为1.5Ω)
F.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
(1)该小组设计了图甲、图乙两个电路图,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选填“图甲”或“图乙”).
(2)所选合理电路中虚线圈处应接入电表________(选填“B”或“C”).
(3)在开关S闭合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________端(选填“a”或“b”).
(4)在实验中,若所选电表的读数为Z,电流表A1的指针偏转了n格,则可算出待测电流表A1的满偏电流Imax=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图(a)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图(a)中,气垫导轨上有A、B两个滑块,滑块A右侧带有一弹簧片,左侧与打点计时器(图中未画出)的纸带相连;滑块B左侧也带有一弹簧片,上面固定一遮光片,光电计时器(未完全画出)可以记录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实验测得滑块A质量m1=0.310kg,滑块B的质量m2=0.108kg,遮光片的宽度d=1.00cm;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f=50HZ。将光电门固定在滑块B的右侧,启动打点计时器,给滑块A一向右的初速度,使它与B相碰;碰后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时间为 ,碰撞前后打出的纸带如图(b)所示。
若实验允许的相对误差绝对值( )最大为5,本实验是否在误差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写出运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有一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的水平圆盘,上面放置劲度系数为k=46N/m的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轴O点,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A,物块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开始时弹簧未发送形变,长度为,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物块A始终与圆盘一起转动,则:
(1)圆盘的角速度多大时,物块A将开始滑动?
(2)当角速度缓慢地增加到4rad/s时,弹簧的伸长量是多少?(弹簧伸长在弹性限度内且物块未脱离圆盘)。
(3)在角速度从零缓慢地增加到4rad/s过程中,物块与盘间摩擦力大小为f,试通过计算在坐标系中作出图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不回收的航天器在废弃后,将成为太空垃圾.如图所示是漂浮在地球附近的太空垃圾示意图,对此有如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太空垃圾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B. 离地越高的太空垃圾运行角速度越小
C. 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运行周期越大
D. 太空垃圾一定能跟同一轨道上同向飞行的航天器相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1)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火花计时器、交流电源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器材是___________(填写器材前的字母)
A.毫米刻度尺 B.秒表 C.天平(含砝码)
(2)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O(O点与其下一个相邻点距离为2mm)的距离分别为hA、hB、hC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设重物的质量为m。从打O点到打B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减少量为___________,动能增加量为___________。
(3)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总是略大于动能的增加量,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利用公式v=gt计算重物速度
B.利用公式v=计算重物速度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D.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汽缸开口向下竖直放置,汽缸的总长度为L=0.8m,开始时,厚度不计的活塞处于处,现将汽缸缓慢转动(转动过程中汽缸不漏气),直到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稳定时活塞离汽缸底部的距离为,已知汽缸的横截面积S=20cm2,环境温度为T0=290K保持不变,大气压强p0=1.02×105Pa,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1)求活塞的质量;
(2)缓慢加热汽缸内的气体至活塞离汽缸底部的距离为,求此时气体的温度及此过程中气体对外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在运动员的作用下,铅球从a点由静止加速到b点,在b点以与水平方向成一定角度的速度斜向上飞出,c为铅球能达到的最高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从a到b,运动员对铅球做的功等于铅球动能的增加量
B. 从b到c,铅球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间夹角一直减小
C. 从a到d,重力对铅球一直做正功
D. 从b到d,铅球的动能先减小到零后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