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多选题)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
(C)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计时起终点都应在摆球的最高点且不少于30次全振动的时间
(2)如图所示,某同学在野外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由于没有合适的摆球,他找到了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块代替摆球.操作时,他用刻度尺测量摆线OM的长度L作为摆长,测出n次全振动的总时间t,由T=$\frac{t}{n}$得到周期T,求出重力加速度g=($\frac{2π}{T}$)2L,这样得到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小(填“大”或“小”).
为了克服摆长无法准确测量的困难,该同学将摆线长度缩短为L',重复上面的实验,得出周期T′,由此他得到了较精确的重力加速度的值g=$\frac{{4{π^2}(L-L')}}{{{T^2}-{{T'}^2}}}$.

分析 (1)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选择密度大而体积小的球作为摆球,选用轻质细线做摆线,当单摆摆角小于5°时单摆的运动是简谐运动,在最低点速度最大,从最高点开始计时误差最大,根据实验注意事项分析答题;
(2)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得到g的表达式,再分析误差的大小.

解答 解:(1)A、为减小空气阻力对实验的影响,从而减小实验误差,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大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故A错误;
B、为减小实验误差,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故B正确;
C、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不能使单摆成为圆锥摆,故C正确;
D、测量时间应从单摆摆到最低点开始,因为最低位置摆球速度最大,相同的视觉距离误差,引起的时间误差较小,则周期测量比较准确,故D错误;
(2)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得:g=$\frac{4{π}^{2}L}{{T}^{2}}$.
该同学用OM的长L作为摆长,摆长偏小,根据上述表达式得知,g的测量值偏小.
设摆线的结点到大理石质心的距离为r,则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得:
  T=2π$\sqrt{\frac{L+r}{g}}$
而T′=2π$\sqrt{\frac{L′+r}{g}}$
联立解得:g=$\frac{{4{π^2}(L-L')}}{{{T^2}-{{T'}^2}}}$;
故答案为:(1)BC;(2)小,$\frac{{4{π^2}(L-L')}}{{{T^2}-{{T'}^2}}}$.

点评 对于单摆实验,关键要掌握实验原理: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准确理解L的含义和实验条件、操作方法.对秒表进行读数时,要先确定秒表的分度值,秒表示数是分针与秒针示数之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粗糙的斜面AB长为2.4m,其下端与光滑的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C是最低点,圆心角∠BOC=37°,D与圆心O等高,圆弧轨道半径R=1.0m,现有一个质量为m=0.2kg可视为质点的滑块,从D点的正上方h=1.6m的E点处自由下落,滑块恰好能运动到A点.(sin37°=0.6,cos37°=0.8,g取10m/s2,计算结果可保留根号.求:
(1)滑块第一次到达B点的速度;
(2)滑块与斜面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总路程及总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咸宁市某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让一小球竖直上抛,测量上升一段高度h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继续上升一段高度h所用时间为t2.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A.$\frac{2h({t}_{1}+{t}_{2})}{{t}_{1}{t}_{2}({t}_{2}-{t}_{1})}$B.$\frac{h({t}_{1}+{t}_{2})}{{t}_{1}{t}_{2}({t}_{1}-{t}_{2})}$
C.$\frac{2h({t}_{2}-{t}_{1})}{{t}_{1}{t}_{2}({t}_{1}+{t}_{2})}$D.$\frac{2h({t}_{1}-{t}_{2})}{{t}_{1}{t}_{2}({t}_{1}+{t}_{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弹簧弹力的时候,测得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长度l的关系如图1所示,则由图线可知:

(1)弹簧的劲度系数为300N/m.
(2)为了用弹簧测定两木块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
①为了用某一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表示A和B之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你认为方案甲更合理.
②若A和B的重力分别为10.0N和20.0N.当A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6.0N,b的示数为11.0N,c的示数为4.0N,则A和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一圆球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心为O.直细棒AB 的B端搁在地面上,棒身靠在球面上并和球心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切点为P,细棒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若移动棒的B端沿水平地面靠近圆球,使切点P恰好以O点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B端向右匀速运动B.θ角随时间均匀增大
C.PB长度随时间均匀减小D.以上说法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神舟十号”飞船在预定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在该飞船的密封舱内,如图的实验能够进行的是(  )
A.
宇航员生活废水过滤处理实验
B.
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C.
用弹簧拉力器比较力的大小
D.
血浆与血细胞自然分层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据媒体报道,科学家在太阳系发现一颗为未人知绰号“第9大行星”的巨型行星,《天文学杂质》研究员巴蒂金(Batygin)和布朗(Brown)表示,虽然没有直接观察到,但他们通过数学模型和电脑模拟发现了这颗行星.该行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0倍,公转轨道半径是地球公转轨道半径的600倍,其半径为地球的3.5倍.科学家认为这颗行星属气态,类似天王星和海王星,将是真正的第9大行星.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9.8m/s2,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为1年,则“第9大行星”(  )
A.绕太阳运行一周约需1.5万年B.绕太阳运行一周约需1.8年
C.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8.0 m/s2D.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0.0 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伽利略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
C.牛顿首次在实验室里较准确地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
D.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一个质量为0.5kg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以4m/s的速度匀速运动,则其动量大小为2kg/m/s;动能大小为4J;若物体在碰到竖直的墙壁后以2m/s的速度返回,则动量的变化量为-3kg/m/s(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动能变化大小为3 J;碰撞时间为0.1s,则墙壁的平均作用力为3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