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其固有频率
B.机械波都具有偏振现象
C.全息照相是利用了激光具有很好的相干性
D.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概念具有相对意义

分析 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横波才能产生偏振现象.利用光的干涉来制成全息照片.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概念具有相对意义.

解答 解:A、物体做受迫振动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固有频率无关.故A错误.
B、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偏振现象.故B错误;
C、全息照相是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来制作照片.故C正确.
D、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相对的,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故D正确.
故选: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振动与波动部分:受迫振动、偏振、干涉、相对论基本原理.属于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正弦交变电源与电阻R、交流电压表按照图1所示的方式连接,R=10Ω,交流电压表的示数是10V.图2是交变电源输出电压u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R的电流i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iR=$\sqrt{2}$cos100πt
B.通过R的电流i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iR=$\sqrt{2}$sin50πt
C.R两端的电压u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uR=10$\sqrt{2}$cos100πt
D.R两端的电压uR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是uR=5$\sqrt{2}$cos50π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真空中有一正方体玻璃砖,其截面如图所示,已知它的边长为d,在AB面上方有一单色点光源S,从S发出的光线SP以60°入射角从AB面中点射入,从侧面AD射出时,出射光线偏离入射光线SP的偏向角为30°,若光从光源S到AB面上P点的传播时间和它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时间相等.求点光源S到P点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光滑绝缘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小球被一绝缘轻质细线系于斜面上的O点,悬点O到球心间的距离为L,并且空间存在有一沿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其电场强度为E,若要使小球能在斜面上绕O点作圆周运动,则小球过最高点的速度大小至少为多少?其过最低点时对绳的拉力至少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能增加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升高
B.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C.高压气体的体积很难进一步被压缩,原因是高压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在太空大课堂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水滴呈现球形,是由液体表面张力引起的
E.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必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粗糙斜轨道AB与光滑水平轨道BC及竖直光滑半圆形轨道CD平滑连接,半圆轨道的直径DC垂直于BC,斜轨道的倾角θ=37°,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看作质点)从高为H的斜轨道上的P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从直轨道进入圆形轨道运动,运动到圆形轨道的最高点D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恰与重力相等,小滑块过最高点D后做平抛运动,恰好垂直撞击在斜轨道的Q点.已知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滑块运动到圆形轨道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与斜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水平轨道BC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定值电阻为R1,滑动变阻器总阻值为R2,D为二级管,具有单项导电性,置于真空中的平行板电容器水平放置,极板间距为d.处在电容器中的油滴P恰好静止不动,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于中点位置.现在要使油滴P向上加速运动,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
B.增大平行板电容器两个极板的距离
C.增大平行板电容器两个极板的正对面积
D.减小平行板电容器两个极板的正对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在星球表面发射探测器,当发射速度为v时,探测器可绕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当发射速度达到$\sqrt{2}$v时,可摆脱星球引力束缚脱离该星球,已知地球、火星两星球的质量比约为10:1,半径比约为2: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探测器的质量越大,脱离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越大
B.探测器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比在火星表面的大
C.探测器分别脱离两星球所需要的发射速度相等
D.探测器脱离星球的过程中,势能逐渐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某同学探究小磁铁在铜管中下落时受电磁阻尼作用的运动规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

(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CD.
A.将铜管竖直地固定在限位孔的正下方
B.纸带穿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C.用手捏紧磁铁保持静止,然后轻轻地松开让磁铁下落
D.在磁铁下落的同时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2)该同学按正确的步骤进行实验(记为“实验①”),将磁铁从管口处释放,打出一条纸带,取开始下落的一段,确定一合适的点为O点,每隔一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标为1,2,…,8,用刻度尺量出各计数点的相邻两计时点到O点的距离,记录在纸带上,如图2所示.
计算相邻计时点间的平均速度$\overline{v}$,粗略地表示各计数点的速度,抄入表,请将表中的数据补充完整.
位置12345678
 $\overline{v}$(cm/s)24.533.837.839.039.539.839.839.8
(3)分析如表的实验数据可知:在这段纸带记录的时间内,磁铁运动速度的变化情况是逐渐增大到39.8cm/s;磁铁受到阻尼作用的变化情况是逐渐增大到等于重力.
(4)该同学将装置中的铜管更换为相同尺寸的塑料管,重复上述实验操作(记为“实验②”),结果表明磁铁下落的运动规律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几乎相同,请问实验②是为了说明什么?对比实验①和②的结果可得到什么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