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汽车正常行驶的速度是30m/s,关闭发动机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12s末的速度是18m/s.求:
(1)汽车的加速度;  
(2)16s末的速度;   
(3)末速度为零的时间
(4)40s末的速度.

分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的加速度.结合速度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速度公式求出汽车关闭发动机后的速度.

解答 解:(1)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汽车的加速度为:a=$\frac{{v}_{1}-{v}_{0}}{t}$=$\frac{18-30}{12}=-1$m/s2.负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反
(2)16s末的速度为:v16=v0+at16=30+(-1)×16=14m/s
(3)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t}_{0}=\frac{0-{v}_{0}}{a}=\frac{0-30}{-1}=30$s,
(4)30s末速度已经等于0,所以40s末的速度为0.
答:(1)汽车的加速度为-1m/s2
(2)16s末的速度为14m/s;
(3)末速度为零的时间是30s;
(4)40s末的速度是0.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速度位移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获得一条点迹清楚的纸带,如图所示,从0点开始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取了一系列计数点,依次标为0、1、2、3、4、5、6…,各计数点中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量得0、1间的距离x1=5.19cm,1、2间的距离x2=4.44cm,2、3间的距离x3=3.68cm,3、4间的距离x4=2.94cm,4、5间的距离x5=2.19cm,5、6间的距离x6=1.43cm,已知交流电频率f=50Hz.(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实验过程中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项操作的时间顺序是A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 2 )小车在0、4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是0.41m/s.
(3)根据上面记录,打点计时器在打点1时物体的速度v1=0.48m/s,打点2时物体的速度v2=0.41m/s.
(4)实验测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0.75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h处以$\frac{g}{2}$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做功为$\frac{mgh}{2}$B.物体的动能增加$\frac{mgh}{2}$
C.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mghD.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外电路和电源内部正电荷都只受静电力作用,所以能不断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B.静电力移动电荷做功电势能减少,非静电力移动电荷做功电势能增大
C.静电力与非静电力都可以使电荷移动,所以本质上都是使电荷的电势能减少
D.在电源内部正电荷能从负极移到正极是因为电源内部只存在非静电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6m/s,3s后的速度大小变为12m/s,在这3s的时间内,该物体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  )
A.可能小于4m/s2B.可能大于8m/s2C.可能等于6m/s2D.一定等于6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如图所示,A、B两小球带等量同种电荷,A固定在竖直放置的L=10cm长的绝缘支柱上,B受A的斥力作用静止于光滑的绝缘斜面上与A等高处,斜面倾角θ=30°,B的质量为m=10$\sqrt{3}$×10-3 kg.(g取10m/s2,静电力常量k=9.0×109 N•m2/C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求:
(1)B球对斜面的压力大小.
(2)B球带的电荷量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
B.伽利略认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
C.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D.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B.物体的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可能减小
C.物体的速度改变量△v越大,加速度不一定越大
D.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2012年11月,我国舰载机在航母上首降成功.设某一舰载机质量为m=2.5×104kg,着舰速度为v0=50m/s,着舰过程中航母静止不动.发动机的推力大小恒为F=1.2×105N,若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保持不变.
(1)若飞机着舰后,关闭发动机,仅受空气阻力和甲板阻力作用,飞机将在甲板上以a0=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航母甲板至少多长才能保证飞机不滑到海里.
(2)为了让飞机在有限长度的跑道上停下来,甲板上设置了拦阻索让飞机减速,同时考虑到飞机尾钩挂索失败需要复飞的情况,飞机着舰时并不关闭发动机.若飞机着舰后就钩住拦阻索,图示为飞机钩住拦阻索后某时刻的情景,此时飞机的加速度大小为a1=38m/s2,速度为40m/s,拦阻索夹角θ=106°两滑轮间距40m,(sin53°=0.8,cos53°=0.6)
a.求此时拦阻索承受的张力大小.
b.飞机从着舰到图示时刻,拦阻索对飞机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