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如图所示,远距离输电线路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且$\frac{{n}_{2}}{{n}_{1}}$=$\frac{{n}_{3}}{{n}_{4}}$.升压变压器原线圈的电压为U1,原线圈中电流为I1;降压变压器副线圈的电压为U2,副线圈中电流为I2.远距离输电线路上电阻的电压为U.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U=U1-U2B.U>U1-U2C.I1=I2D.I1>I2

分析 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等于匝数之比,电流之比等于匝数之反比;根据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等于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和电压损失之和,得出U1、U2的关系.当用户增多时,用户端总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结合输电线上电压损失的变化得出降压变压器输出电压的变化

解答 解:AB、根据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知:U1I1=UI+U2I2,由C选项知I1=I2.在高压输电工程中,输电线上的电流小于原线圈的电流,即I<I1,所以U>U1-U2,故A错误B正确
CD、设输电线中的电流为I,则$\frac{{I}_{1}}{I}=\frac{{n}_{2}}{{n}_{1}}$,$\frac{{I}_{2}}{I}=\frac{{n}_{3}}{{n}_{4}}$,由题意可知I1=I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1、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之比、电流之比与匝数比的关系,2、升压变压器输出电压、降压变压器输入电压、电压损失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轨迹一定是直线
B.两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轨迹一定是曲线
C.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轨迹一定是曲线
D.几个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的轨迹一定是直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如图所示,一端接有定值电阻的平行金属轨道固定在水平面内,通有恒定电流的长直绝缘导线垂直并紧靠轨道固定,导体棒与轨道垂直且接触良好,在向右匀速通过M、N两区的过程中,导体棒所受安培力分别用FM、FN表示.不计轨道电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FM向右B.FN向左C.FM逐渐增大D.FN逐渐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某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着轿车和货车,货车额定功率为90kW,质量为2×103kg,行驶中阻力恒为f=1×103N,速度为v1=30m/s,而轿车以v2=40m/s运动,在距货车s0=100m时发现前方有货车,在轿车不改变速度的情况下只是给货车发信号让其加速运动,货车司机瞬间听到信号开始以加速度a=0.5m/s2加速运动,两车可视为质点,试通过计算分析轿车是否会在货车匀加速运动阶段撞上货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h核发生一次α衰变时,新核与原来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数减少了4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C.若使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可能变小
D.用14eV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使其电离
E.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点运动到B点,下列有关它们的路程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路径Ⅱ运动的路程最大B.沿三条路径运动的路程相同
C.沿路径Ⅲ运动的位移最大D.沿三条路径运动的位移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有一个物体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则下列关于该物体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B.物体受到重力、下滑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下滑力
D.物体受到重力、下滑力、斜面对它的支持力和紧压斜面的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灯泡L正常发光.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则灯泡L将(  )
A.变亮B.变暗
C.亮度不变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它们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现对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力,使A?B均静止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伸长量为mg/kB.水平恒力大小为$\frac{\sqrt{3}}{3}$mg
C.撤掉恒力的瞬间小球A的加速度为gD.撤掉恒力的瞬间小球B的加速度为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