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一物体从高处A点自由落下,经B点到C点,已知在B点的速度是在C点速度VC的$\frac{3}{4}$,B、C间距是h0=7m,
(1)求A、C间距H为多少?
(2)求AB与BC经历的时间之比$\frac{{t}_{1}}{{t}_{2}}$(g取10m/s2).

分析 根据B、C的速度关系,利用速度位移公式V2-V02=2gh,求出C点的速度,再根据位移速度公式求出AC的距离.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分别求出AC和BC经历的时间,可得出两者之比.

解答 解:以下落方向为正方向,
(1)设下落到C点的速度为v,由v2=2gh得:
v2=2gH
$(\frac{3}{4}v)^{2}=2g(h-{h}_{0})$
代入数据解得:H=16m,故AC间距为16m
(2)设AC经历时间为t,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可得:
$H=\frac{1}{2}g{t}^{2}$
$H-{h}_{0}=\frac{1}{2}g{{t}_{1}}^{2}$
代入数据解得:$t=\frac{4}{\sqrt{5}}$,${t}_{1}=\frac{3}{\sqrt{5}}$,由${t}_{2}=t-{t}_{1}=\frac{1}{\sqrt{5}}$,得:$\frac{{t}_{1}}{{t}_{2}}=3$   
答:(1)求A、C间距H为16m;
(2)求AB与BC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3.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速度位移公式和位移时间公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下面的各图显示了示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力.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措施利用了静电现象的是(  )
A.油罐车上拖一条与地面接触的铁链
B.飞机的机轮上装有搭地线或用导电橡胶做轮胎
C.在地毯中夹杂不锈钢纤维
D.静电除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1所示,并在其上取了A、B、C、D、E、F、G 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

(1)设相邻两计数点间时间间隔为T,题中计算F点的瞬时速度vF的公式为vF=$\frac{{{d}_{6}-d}_{4}}{2T}$;计算加速度a的公式为$\frac{{d}_{6}-{2d}_{3}}{{9T}^{2}}$
(2)他经过测量并计算得到电火花计时器在打B、C、D、E、F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如下表.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试在图2所示坐标系中合理地选择标度,作出v-t图象,并利用该图象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0.40m/s2;(保留2为有效数字)
对应点BCDEF
速度(m/s)0.1410.1800.2180.2620.301
(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电压变成210V,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不变.(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t=1s时速度为6m/s,t=2s时的速度为8m/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计时起点t=0时的速度为0m/sB.物体的加速度为6m/s2
C.任意1秒内的速度变化2m/sD.第1秒内的平均速度为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通过甲、乙两导线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3:5,甲、乙两导线通电时间之比为3:2,则通过甲、乙两导体的电流强度之比为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一小汽车从静止开始以3m/s2的加速度行驶,恰有一自行车以6m/s的速度从车边匀速驶过.
(1)汽车从开动后在追上自行车之前,要经多长时间两者相距最远?最远距离是多少?
(2)什么时候追上自行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一个人在地面用尽全力可以举起80kg的重物;当他站在一个竖直方向做匀变速运动的升降机上时,他最多能举起120kg的重物.该升降机可能做什么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果用F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FN表示正压力的大小,则有F=μFN,式中μ叫做动摩擦因数.为了测量两张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如图所示,在木块A和木板B上贴上待测的纸,B板水平固定,用测力计拉A,使A匀速向左运动,读出并记下测力计的读数 F,测出木块A的质量m,则μ=$\frac{F}{mg}$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尽量使木块A做匀速运动,以减小实验误差.操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则测力计测得的滑动摩擦力误差较小的是 (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