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位于地球表面的物体受向心力、重力、支持力三个力的作用
B.地心说是错误的,日心说是不恰当
C.位于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线速度大小与近地卫星线速度大小相同
D.所有绕地球飞行的卫星,其环绕速度均大于7.9m/s

分析 明确有关天体运行规律的基本内容,同时知道向心力的性质,明确向心力是一种效果力;人造地球卫星的半径越高,则其线速度越小,其中运行的最大线速度为第一宇宙速度7.9km/s.

解答 解:A、位于地球表面的物体受重力、支持力的作用,向心力是重力和支持力合力产生的效果,故A错误;
B、地心说以地球为中心,所以是错误的,而日心说虽然准确地说明行星绕太阳转动,但也存在很大局限,所以是不恰当的,故B正确;
C、位于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角速度与同步卫星的角速度相同,但半径不同,故线速度大小与近地卫星线速度大小不相同,故C错误;
D、所有绕地球飞行的卫星,其环绕速度均小于7.9m/s,半径越大,环绕速度越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有关天体运动的性质和对应的物理学史,要求注意人造卫星的基本性质,知道其线速度与半径的关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所示,abcd为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导线框位于光滑水平面内,其右侧为一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边界与线框的cd边平行,磁场区域的宽度为2l,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线框在一垂直于cd边的水平恒定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直至通过磁场区域.cd边刚进入磁场时,线框开始匀速运动,规定线框中电流沿逆时针时方向为正,则导线框从刚进入磁场到完全离开磁场的过程中,a、b两端的电压Uab及导线框中的电流i随cd边的位置坐标x变化的图线可能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无初速释放,落在地面后出现一个深度为h的坑,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
A.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h)B.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
C.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不为零D.地面对物体的平均阻力为$\frac{mg(H+h)}{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如图所示,电梯质量为M,电梯地板上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轻质钢索拉动电梯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时,速度达到v,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在这个过程中(  )
A.物块所受支持力与钢索拉力之比为m:M
B.地板对物块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frac{1}{2}$mv2+mgH
C.物块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frac{1}{2}$mgv
D.电梯及物块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量等于$\frac{1}{2}$(M+m)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某同学设计出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将一质量为0.2 kg的小球(可视为质点)放置于水平弹射器内,压缩弹簧并锁定,此时小球恰好在弹射口,弹射口与水平面AB相切于A点,AB为粗糙水平面,小球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0.5,弹射器可沿水平方向左右移动为一段光滑圆弧轨道.(O′为圆心,半径R=0.5 m.O'C与O′B之间夹角为θ=37°,以C为原点,在C的右侧空间建立竖直平面内的坐标xOy,在该平面内有一水平放置开口向左且直径稍大于小球的接收器D,sin37°=0.6,cos37°=0.8.
(1)某次实验中该同学使弹射口距离B处L1 =1.6 m处固定,解开锁定释放小球,小球刚好到达C处,求弹射器释放的弹性势能;
(2)把小球放回弹射器原处并锁定,将弹射器水平向右移动至离B处L2=0.8 m处固定弹射器并解开锁定释放小球,小球将从C处射出,恰好水平进入接收器D,求D处坐标;
(3)每次小球放回弹射器原处并锁定,水平移动弹射器固定于不同位置释放小球,要求小球从C处飞出恰好水平进入接收器D,求D位置坐标y与x的函数关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所示,L是电感足够大的线圈,其直流电阻可忽略不计,D1和D2是两个相同的灯泡,若将电键S闭合,等灯泡亮度稳定后,再断开电键S,则(  )
A.电键S闭合时,灯泡D1、D2同时亮,然后D1会变暗直到不亮,D2更亮
B.电键S闭合时,灯泡D1很亮,D2逐渐变亮,最后一样亮
C.电键S断开时,灯泡D1、D2同时熄灭
D.电键S断开时,灯泡D1随之熄灭,而D2会更亮一下后才熄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十六世纪末,伽利略创立了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的理想实验方法,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 起来,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在以下四种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得较快
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铝箔被α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_{13}^{27}$Al+${\;}_{2}^{4}$He→X+${\;}_{0}^{1}$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_{0}^{1}$n是中子B.${\;}_{0}^{1}$n是电子
C.${\;}_{0}^{1}$n是质子D.此反应属于核聚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某实验小组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用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000ml溶液中含有纯油酸1mL,1mL上述溶液有50滴,实验中用滴管吸收该油酸洒精溶液向浮有痱子粉的水面中央滴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
(1)(多选)该实验中的理想化假设是ABD
A.将油膜看作单分子层油膜           
B.不考虑油分子间的间隙
C.不考虑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D.将油分子看成球形
(2)实验描出油酸薄膜轮廓如图,已知每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cm,则该油酸薄膜的面积为3×10-2m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经计算,油酸分子的直径为7×10-10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多选)某学生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时,计算结果偏大,可能是由于AC
A.油酸未完全散开           
B.油酸溶液浓度低于实际值
C.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格的方格       
D.求每滴体积时,1mL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