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的质量为m1=0.1kg,纸板的质量为m2=0.2kg,砝码和纸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砝码和桌面间及纸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2.某次实验时,纸板抽出后,砝码刚好停在桌子边缘,已知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08m,砝码到桌子右端的距离l=0.12m,取g=10m/s2.求:
(1)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砝码运动的时间;
(3)纸板所受拉力的大小.

分析 (1)根据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计算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砝码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的加速度,根据位移速度关系求解最大速度,分解速度时间关系求解两段时间,即可求解总时间;
(3)根据运动学计算公式求解纸板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拉力大小.

解答 解:(1)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f=μ1m1g+μ2(m1+m2)g,
代入数据得:f=0.1×0.1×10+0.2(0.1+0.2)×10=0.7N;
(2)砝码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_{1}=\frac{{μ}_{1}{m}_{1}g}{{m}_{1}}=1m/{s}^{2}$,
砝码在桌子上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_{2}=\frac{{μ}_{2}{m}_{1}g}{{m}_{2}}=2m/{s}^{2}$,
设砝码最大速度为v,根据位移速度关系可得:$\frac{{v}^{2}}{2{a}_{1}}+\frac{{v}^{2}}{2{a}_{2}}=l$,
代入的数据解得:v=0.4m/s;
加速时间t1=$\frac{v}{{a}_{1}}=\frac{0.4}{1}s=0.4s$:
减速时间:${t}_{2}=\frac{v}{{a}_{2}}=\frac{0.4}{2}s=0.2s$,
所以砝码运动的时间为:t=t1+t2=0.6s;
(3)设纸板的加速度为a,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可得:
$\frac{1}{2}a{t}_{1}^{2}-\frac{1}{2}{a}_{1}{t}_{1}^{2}=d$,
代入数据解得:a=2m/s2
以纸板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μ1m1g-μ2(m1+m2)g=m2a,
代入的数据解得:F=1.1N.
答:(1)纸板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0.7N;
(2)砝码运动的时间为0.6s;
(3)纸板所受拉力的大小1.1N.

点评 对于牛顿第二定律的综合应用问题,关键是弄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和受力情况,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的计算公式求解加速度,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知道加速度是联系静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3.在学生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都使用了电火花计时器,并打出纸带进行有关数据处理,已知所用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1)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
A.实验中需用秒表记下运动的时间
B.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电火花计时器
C.先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电源,然后放开小车

(2)有一次实验中某小组得到如图甲所示的纸带,并按照打点时间先后,依次选定了OABCDEF七个计数点(每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经过测量后计算得到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请根据实验数据,判断这个纸带做的是加速(填“加速”、“匀速”或“减速”).电火花计时器打下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根据纸带上可以计算得到加速度大小为2.00m/s(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2016年7月上旬,我国海军在海南岛至西沙附近海空域组织演训活动.假设某直升飞机在执行任务过程中,沿如图所示虚线斜向下加速飞行,则空气对直升飞机的作用力可能是(  )
A.F1B.F2C.F3D.F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在均匀长木板上的运动规律.

(1)在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打出一条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乙中所示的是每打5个点所取的计数点,x1=3.62cm,x4=5.12cm,由图中数据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0.50m/s2,第3个计数点与第2个计数点的距离(即x2)约为4.12cm.
(2)若用该实验装置“探究ɑ与F、M之间的关系”,要用钩码(质量用m表示)的重力表示小车所受的细线拉力,需满足M>>m,满足此条件做实验时,得到一系列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对应数据,画出a-F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若不计滑轮摩擦及纸带阻力的影响,由图象可知,实验操作中不当之处为;小车的质量M=1kg;如果实验时,在小车和钩码之间接一个不计质量的微型力传感器用来测量拉力F,如图丁所示,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图线的斜率将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为了验证动能定理,在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所受合外力的条件下,在图丁中1、3两点间对小车用实验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mg({x}_{2}^{\;}+{x}_{3}^{\;})=\frac{M}{8{t}_{\;}^{2}}[({x}_{3}^{\;}+{x}_{4}^{\;})_{\;}^{2}-({x}_{1}^{\;}+{x}_{2}^{\;})_{\;}^{2}]$.(用题中所涉及数据的字母表示,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如图,一小圆盘静止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已知盘与桌布及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以g表示重力加速度)(  )
A.a≥μgB.a≥$\frac{3}{2}$μgC.a≥2μgD.a≥3μ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光滑斜面AB的倾角为θ=30°,与水平面BC连接,质量m=2kg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的D点,D点距B点d=7m,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当物体受到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8N作用t=2s后撤去该力,不考虑物体经过B点时的磁撞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撤去拉力F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物体从D点出发到第二次经过B点所需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
甲同学在小车所受合外力不变时,改变小车的质量,得到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小车质量m/kg小车加速度a/(m/s2小车质量的倒数$\frac{1}{m}$/kg-1
10.200.785.00
20.400.382.50
30.600.251.67
40.800.201.25
51.000.161.00
a.根据表中数据,在下图的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实验数据点,并作出了 a-$\frac{1}{m}$ 图象如图.
b.由a-$\frac{1}{m}$ 图象,可得出的结论为在物体受外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c.小车受到的合力大约为0.15N.(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A、B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所产生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如图所示.图中C点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MN为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D为中垂线上的一点,电场线的分布关于MN左右对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两点电荷一定是等量异种电荷B.这两点电荷一定等量同种电荷
C.C点的电势比D点的电势大D.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电场强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空间某区域竖直平面内存在电场,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量为q,电性未知的小球在该电场中运动,小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1,方向水平向右,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2.若A、B两点之间的高度差为h,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大小关系为EA>EB、φA<φB
B.若v2>v1,则电场力不一定做正功
C.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frac{m}{2q}$(v22-v12-2gh)
D.小球从A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frac{1}{2}$mv22-$\frac{1}{2}$mv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