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如图所示为机械波的波源O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图中的圆表示波峰,则该图中表示的多普勒现象;波源正在移向A点,观察到波的频率最低的点是B.

分析 根据图象进行分析,根据接收到的波的个数分析频率的变化,明确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解答 解:由图可知,AB两边接收到的频率不同,故说明发生了多普勒效应; 由图可知,A处接收到的波要多,故A处接收到的频率大;而B处接收到的频率低; 故说明波源正在向A移动;
故答案为:多普勒,A,B.

点评 本题关键明确:发生多普勒效应时,要明确当物体与波源相互靠近时,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增大,而远离时接收到的频率减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当地重力加速度g=9.8m/s2,测得所用重物质量是1.00kg,一位同学按正确的操作打出一条纸带,并量得纸带上连续五点A、B、C、D、E到第一点的距离分别是15.55cm、19.20cm、23.23cm、27.64cm和32.43cm,由此可知若以第一点为起点,重物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1.88J,重物的动能增加量为1.84J.(两空均保留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安装了一个光电门B,在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可测得细线上的拉力大小),力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

(1)该同学用5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乙所示,则d=2.10mm

(2)下列不必要的一项实验要求是D;
A.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                 B.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
C.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                D.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
(3)实验时,将滑块从A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B的时间t,测量出滑块在A位置时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x,则滑块的加速度a=$\frac{{d}^{2}}{2x{t}^{2}}$(用d、t、x表示)
(4)为探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改变钩码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要作出它们的线性关系图象,处理数据时纵轴为F,横轴应为D.
A.t            B.t2            C.$\frac{1}{t}$            D.$\frac{1}{{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爱因斯坦曾把一代代物理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努力比作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中的警员破案.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首先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B.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时,将落体实验转化为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路程的测量
C.科学巨人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那就是惯性定律
D.安培通过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得出了安培定则,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告诉我们: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当今医学影像诊断设备PET/CT堪称“现代医学高科技之冠”它在医疗诊断中,常利用能放射正电子的同位素碳11作示踪原子.碳11是由小型回旋加速器输出的高速质子轰击氮14获得,同时还产生另一粒子,其核反应方程为${\;}_{7}^{14}$N+${\;}_{1}^{1}$H→${\;}_{6}^{11}$C+${\;}_{2}^{4}$He;若碳11的半衰期τ为20min,经2.0h剩余碳11的质量占原来的$\frac{1}{64}$(用分数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一列沿着x轴传播的横波,在t=0.5s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甲图中x=2cm处的质点P的振动图象如乙图所示.求:

(1)该波的波速和传播方向;
(2)写出甲图中x=5cm处的质点Q的振动方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电子对湮灭是指电子“e-”和正电子“e+”碰撞后湮灭,产生伽马射线的过程,电子对湮灭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及正子湮灭能谱学(PAS)的物理基础.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上,P点在x轴上,且$\overline{OP}$=2L,Q点在负y轴上某处.在第Ⅰ象限内有平行于y轴的匀强电场,在第Ⅱ象限内有一圆形区域,与x、y轴分别相切于A、C两点,$\overline{OA}$=L,在第Ⅳ象限内有一未知的圆形区域(图中未画出),未知圆形区域和圆形区域内有完全相同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一束速度大小为v0的电子束从A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磁场,经C点射入电场,最后从P点射出电场区域;另一束速度大小为$\sqrt{2}$v0的正电子束从Q点沿与y轴正向成45°角的方向射入第Ⅳ象限,而后进入未知圆形磁场区域,离开磁场时正好到达P点,且恰好与从P点射出的电子束正碰发生湮灭,即相碰时两束粒子速度方向相反.已知正负电子质量均为m、电量均为e,电子的重力不计.求:
(1)圆形区域内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和第Ⅰ象限内匀强电场的场强E的大小;
(2)电子子从A点运动到P点所用的时间;
(3)Q点纵坐标及未知圆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的圆盘可以绕其竖直轴在水平面内转动,均可视为质点的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和m,且M>m,圆盘对A、B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各自重力的k倍,两物体用一根长为l的轻线(l<r)连在一起,若将物体A放在图示位置时,物体A、B间的轻线刚好沿半径方向被拉紧,欲使两物体与圆盘间不发生相对滑动,则物体B转动的线速度不能超过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一辆以速度54km/h行驶的汽车,刹车后获得大小为5m/s2 的加速度,求:
(1)汽车能运动的时间;
(2)刹车后5s内汽车的位移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