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2时刻两物体相遇
B.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C.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变
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frac{{v}_{1}+{v}_{2}}{2}$

分析 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分析t2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关系,判断t2时刻是否相遇.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分析速度关系,判断何时相遇最远.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确定加速度的变化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合外力的变化.物体Ⅱ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大小是$\frac{{v}_{1}+{v}_{2}}{2}$.Ⅰ物体做变加速运动,根据它的位移与匀加速运动位移的关系,分析平均速度与匀加速运动平均速度的关系.

解答 解:A、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t2时间内物体Ⅰ的位移比物体Ⅱ的位移大,两者又是从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所以t2时刻两物体没有相遇,故A错误.
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t1时刻前I物体的速度大小小于Ⅱ物体的速度,I物体在Ⅱ物体的后方,两者距离不断增大,t1时刻前I物体的速度大小大于Ⅱ物体的速度,I物体仍在Ⅱ物体的后方,两者距离不断减小,所以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故B正确.
C、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I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Ⅱ物体速度均匀减小,Ⅱ物体的加速度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变,故C错误.
D、Ⅱ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大小是$\frac{{v}_{1}+{v}_{2}}{2}$.Ⅰ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其位移大于以相同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所以其平均速度大小大于$\frac{{v}_{1}+{v}_{2}}{2}$.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对于速度图象上两物体速度相等的时刻往往两物体相距最远或最近,根据速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要知道平均速度公式$\overline{v}$=$\frac{{v}_{0}+v}{2}$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假设在无风的天气里,下落的雨滴受到的空气阻力与其下落的速度成正比,假设雨滴下落的高度足够高,即雨滴着地前己达到稳定状态.则两质量比为1:2的雨滴着地前重力的瞬时功率比值为(  )
A.1:2B.1:4C.1:8D.1:$\sqrt{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在向n=2能级跃迁过程中可能产生光子的种类有(  )
A.1B.2C.3D.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嫦娥五号”的主要任务是月球取样返回.“嫦娥五号”要面对取样、上升、对接和高速再入等四个主要技术难题,要进行多次变轨飞行.如图所示是“嫦娥五号”绕月球飞行的三条轨道,1轨道是贴近月球表面的圆形轨道,2和3轨道是变轨后的椭圆轨道.A点是2轨道的近月点,B点是2轨道的远月点,“嫦娥五号”在轨道1的运行速率为1.7k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嫦娥五号”在2轨道经过A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1.7km/s
B.“嫦娥五号”在2轨道经过B点时的速率一定小于1.7 km/s
C.“嫦娥五号”在3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率小于在2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率
D.“嫦娥五号”在3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小于在2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已知,图中最小矩形单元的长是高H的4倍,有一小球做平抛运动,轨迹上的四个点分别为A、B、C、D,若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实验图象可知:
(1)A点非(填“是或非”)抛出点;
(2)小球过C点的速度偏离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tanα为1.25.
(3)C点的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不经过(填“经过或不经过”)B′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降落伞在下落一段时间后的运动是匀速的.无风时,某跳伞运动员的着地速度为3m/s,现在由于有沿水平方向向东的恒定风速的风影响,跳伞运动员着地时的速度变4m/s,那么风速为(  )
A.$\sqrt{7}$m/sB.1 m/sC.$\sqrt{5}$m/sD.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5.如图,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固定的光滑轨道ABCD,其中AB是长为2R的水平直轨道,BCD是圆心为O、半径为R的$\frac{3}{4}$圆弧轨道,两轨道相切于B点.在水平恒定拉力作用下,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撤除拉力.已知小球经过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恰好为零,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
(1)小球在AB段运动时所受的拉力F;
(2)小球从D点运动到AB面所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两个小球A、B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相向运动,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4kg,mB=2kg,速度分别是vA=3m/s(设为正方向),vB=-3m/s.则它们发生正碰后,速度的可能值分别为(  )
A.vA′=2m/s,vB′=-1m/sB.vA′=1 m/s,vB′=1 m/s
C.vA′=4 m/s,vB′=-5 m/sD.vA′=-1 m/s,vB′=-5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下列所给器材中的哪些?将所选用的器材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横线上.
(A)长1m左右的细绳
(B)长30m左右的细绳;
(C)直径2cm的铅球;
(D)直径2cm的铁球;
(E)秒表;(F)时钟;
(G)最小刻度是厘米的直尺;
(H)最小刻度是毫米的直尺.
所选择的器材是ADEH.
(2)实验中测量得小球的直径的示数如图1所示,图中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则小球的直径d为10.98mm.用秒表记下了单摆振动50次的时间如图2所示,由图可读出时间为96.8s.

(3)某同学某次实验测得重力加速度的值较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DF
A.摆球的质量偏大
B.单摆振动的振幅偏小
C.计算摆长时没有加上摆球的半径值
D.将实际振动次数n次误记成(n+1)次
E.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F.摆球不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形成了圆锥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