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正弦脉冲波和方波的交变电流与时间的变化关系.若使这两种电流分别通过两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则经过1min的时间,两电阻消耗的电功之比W:W为(  )
A.1:$\sqrt{2}$B.1:$\sqrt{3}$C.1:1D.1:2

分析 分别求出正弦脉冲波和方波的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根据W=I2Rt求出消耗的电功之比.

解答 解:甲图中,交流电的有效值为:$\frac{2}{\sqrt{2}}$=$\sqrt{2}$A;
乙图中,由有效值的定义可知:
22R×(1×10-3)+R×2×10-3=I2R×(3×10-3
解得:I=$\sqrt{2}$A
根据W=I2Rt知,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功之比等于1:1;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电流有效值的求法,抓住三个相同,即相同时间、相同电阻、相同热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一根通电直导线垂直放在磁感应强度B=1T的匀强磁场中,以导线截面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的圆周上有a、b、c、d四个点,且a、c连线与磁感线垂直,b、d连线与磁感线平行.已知a点的磁感应强度为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B.b点磁感应强度为$\sqrt{2}$T,方向与B的方向成450斜向右下方
C.c点磁感应强度为0
D.d点磁感应强度与b点的磁感应强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探究共点力合成的规律”实验中,请将某小组同学的如下操作补充完整: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栓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的位置和两个弹簧秤的度数F1和F2,并记下细线的方向;
(2)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线拉橡皮条,使细线的结点到达位置O点,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
(3)在同一张纸上画出F1、F2和F的图示,分析他们的关系得出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穿过一个内阻为1Ω的10匝闭合线圈的磁通量每秒均减少2Wb,则线圈中(  )
A.感应电动势每秒增加2VB.感应电动势每秒减少2V
C.磁通量的变化率为2Wb/sD.感应电流为2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放置载有相同电流的三根导线,如图所示,导线aa′水平放置并且长为L;导线bb′长为2L且与水平方向成60°角;直角折导线cOc′中Oc=Oc′=$\frac{{\sqrt{2}}}{2}$L,c、c′在同一水平面;假如它们所受安培力分别为F1、F2、F3,不计通电导线间的相互作用力,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
A.F1<F2<F3B.F1>F2>F3
C.F1<F2,无法判断F3的大小D.F1=F2=F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两根光滑的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导轨的左端接有电阻R,导轨自身的电阻可忽略不计,斜面处在一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质量为m,电阻可不计的金属棒ab,在沿着斜面与棒垂直的恒力作用下沿导轨匀速上滑,并上升h高度,如图所示.在这一过程中(  )
A.作用于金属捧上的各个力的合力所作的功等于零
B.作用于金属捧上的各个力的合力所作的功等于mgh与电阻R上发出的焦耳热之和
C.金属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电阻R上发出的焦耳热
D.恒力F所做的功大于电阻R上发出的焦耳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质量为0.5kg的物体从10m高下落,下落1s时刻重力的瞬时功率是(取g=10m/s2)(  )
A.59WB.50WC.40WD.4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关于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垂直于磁场放置的通电导线的受力方向就是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B.若一电流元在某一区域不受磁场力,则表明该区域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C.磁感应强度是反应磁场本身性质的物理量,与放入其中的电流或小磁针无关
D.当一长度为L的电流I在磁场中某一位置所受磁场力为F,就可以利用公式B=$\frac{F}{IL}$求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度运动,当速度达到Vm后立即关闭发动机直到停止,v-t图象如图所示.设汽车的牵引力为F,阻力为f,全过程中牵引力做功为W1,克服阻力做功为W2,则(  )
A.F:f=3:1B.F:f=5:1C.W1:W2=1:3D.W1:W2=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