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3.图甲为用霍尔元件测量通电直导线产生磁场的示意图,霍尔元件所处区域磁场可看做匀强磁场.测量原理如乙图所示,直导线通有垂直纸面向里的电流,霍尔元件前、后、左、右表面有四个接线柱,通过四个接线柱可以把霍尔元件接入电路,所用器材已在图中给出,部分电路已经连接好.
(1)若霍尔元件中的自由电荷带负电、电流从乙图中霍尔元件左侧流入,右侧流出,霍尔元件前表面(填“前表面”或“后表面”)电势高;
(2)在图中画线连接在实验电路图;
(3)已知霍尔元件单位体积内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e,霍尔元件的厚度为h,某次测量时,电流表读数为I,电压表读数为U,待测区域的磁感应强度B=$\frac{nebU}{I}$.

分析 (1)磁场是直线电流产生,根据安培定则判断磁场方向,再根据左手定则判断负电荷的受力分析,得到前后表面的电势高度;
(2)通过变阻器控制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3)根据载流子受累积电荷的电场力和洛伦兹力而平衡列式,再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列式,最后联立求解即可.

解答 解:(1)磁场是直线电流产生,根据安培定则,磁场方向向下;电流向右,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向内,载流子是负电荷,故后表面带负电,前表面带正电,故前表面电势较高;
(2)变阻器控制电流,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电路图如图所示:

(3)设前后表面的厚度为d,最终电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有:
q$\frac{U}{d}$=qvB
根据电流微观表达式,有:
I=neSv=ne(dh)v
联立解得:
B=$\frac{nebU}{I}$
故答案为:
(1)前表面;
(2)如图所示;
(3)$\frac{nebU}{I}$.

点评 本题关键是明确霍耳电压的产生原理,要能够根据平衡条件和电流微观表达式列式分析;还要注意控制电路和测量电路的接法;不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固定水平杆上有套有一质量m3=0.2kg的套筒(视为质点),套筒通过长L=1m的轻绳连接一质量m2=0.39kg的木块(视为质点).系统原来静止,现有一质量m1=0.01kg的子弹以v=240m/s的水平速度击中m2并保留在其中.设木块总不会与杆相撞,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1)通过计算说明绳不会松弛;
(2)求击中之后m1、m2和m3构成的系统的最小动能Emin
(3)计算m2第n次回到最低点时m2的速度v2和m3的速度v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一个长直螺线管的两个接线端a、bA上接一个i=5sin50πt(A)的交变电流,一个电子沿螺线管的中心轴飞入螺线管内(如图),那么该电子的运动情况将会是(  )
A.在螺线管内做曲线运动
B.电子沿螺线管中心做匀速直线运动
C.电子沿螺线管中心轴先是加速前进,然后减速前进,接着又加速前进,再减速前进,如此反复地变速前进
D.电子偏离中心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从地面上A点发射一枚远程弹道导弹,假设导弹仅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沿ACB椭圆轨道飞行击中地面目标B,C为轨道的远地点,距地面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导弹在C点的加速度等于$\frac{GMm}{{(R+h)}^{2}}$B.导弹在C点的速度大于$\frac{GMm}{{(R+h)}^{2}}$
C.导弹在C点的速度等于$\sqrt{\frac{GM}{R+h}}$D.导弹在C点的加速度大于$\frac{GM}{(R+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风速仪的原理如图甲所示,风杯在风力作用下带动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永磁铁转动,线圈中就产生感应电流.风速为v时,测得线圈中的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风速减小,则感应电流的峰值Im和周期T的变化情况是(  )
A.Im变小,T变小B.Im变小,T变大C.Im变大,T变小D.Im变大,T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甲,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平板车,车上放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与平板车的动摩擦因数为0.2,t=0时,车开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m/s2,平板车足够长,则物块运动的v-t图象为(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运载火箭的用途是把卫星、飞船等送入预定轨道,则关于飞船与火箭上升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火箭尾部向外喷气,喷出的气体反应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
B.火箭尾部喷出的气体对空气产生一个作用力,空气的反作用力使火箭获得飞行的动力
C.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
D.火箭飞出大气层后,失去了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张华和李阳用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实验中,若打点计时器是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则电源应选B.
A.4~6V直流电源   B.4-6V交流电源   C.220V直流电源   D.220V交流电源
(2)张华和李阳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x1、x2、x3…x10.对应的时间间隔T=0.10s,他们用刻度尺测得x1、x2、x3…x10的值如图表.
xkx1x2x3x4x5x6x7x8x9x10
测量值7.057.688.328.949.599.829.509.369.219.07
①由测量结果可以看出,xk随k(k=1,2,3…l0)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其原因是连接小车与钩码的细绳过长
②打点计时器打下“5”计数点时的速度v5一定大于$\frac{{{x_5}+{x_6}}}{2T}$(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③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0.63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人类认识原子结构和开发利用原子能经历了十分曲折的过程,卢瑟福、汤姆孙、玻尔、查德威克等科学家在原子结构或原子核的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主要成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
C.汤姆孙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核结构模型:
D.玻尔把物理量取分立值的观念应用于原子系统,提出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成功的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