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对A到C的运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即可求解;
(2)对C到E的运动过程应用机械能守恒即可求解;
(3)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得到物体最终运动状态,然后由机械能守恒求得在C点的速度,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支持力,即可由牛顿第三定律求得压力.
解答 解:(1)物体P从A下滑经B到C过程中只有重力、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mgLsin37°+mgR(1-cos37°)-μmgLcos37°=\frac{1}{2}m{{v}_{C}}^{2}-0$;
解得:${v}_{C}=\sqrt{2g[Lsin37°+R(1-cos37°)-μLcos37°]}$=6m/s;
(2)物体P从C到E的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有:$\frac{1}{2}m{{v}_{C}}^{2}=mg(R+h)$
所以,最高点E和D点之间的高度差为:$h=\frac{{{v}_{C}}^{2}}{2g}-R=0.8m$;
(3)物体P在AB斜面上由最大静摩擦力f=μmgcos37°<mgsin37°,故物体P最终不能停留在PB上,
所以,物体P最后在B与其等高的圆弧轨道上来回运动时,经C点压力最小;
物体P在做来回运动时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故有:$\frac{1}{2}m{v}_{C}{′}^{2}=mgR(1-cos37°)$;
那么,对物块在C点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_{N}-mg=\frac{m{v}_{C}{′}^{2}}{R}=2mg(1-cos37°)=0.4mg$;
所以,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物体P对轨道上C点的最小压力为:N=FN=1.4mg=14N;
答:(1)物体P第一次通过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6m/s;
(2)物体P第一次离开D点后在空中做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最高点E和D点之间的高度差为0.8m;
(3)物体P从空中又返回到圆轨道和斜面,做往复运动,在整个过程中,物体P对轨道上C点的最小压力是14N.
点评 经典力学问题一般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得合外力及运动过程做功情况,然后根据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及几何关系求解.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汤姆生发现电子,表明原子核具有核式结构 | |
B. | 在玻尔的原子模型中原子的能量是连续的 | |
C. | 在玻尔的原子模型中电子的运动轨道半径是量子化的 | |
D. | 氢原子光谱是连续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Fssinθ | B. | 力F对物体做的功为Fscosθ | ||
C. | 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为Fs | D. | 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为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摩擦力对P做的功等于摩擦力对Q做的功 | |
B. | F对P做的功等于P对Q做的功 | |
C. | F对P做的功大于P和Q动能的增加量 | |
D. | F对P做的功和摩擦力对P做的功之和等于P动能的增加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 B. | 质量为200 kg | ||
C. | 所受阻力大小为2 000 N | D. | v=50 m/s时牵引力大小为2 000 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在玻璃中,a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光的传播速度 | |
B. | 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 |
C. | 玻璃砖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 | |
D. | 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首先消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