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如图所示,甲、乙两水平圆盘紧靠在一起,大圆盘为主动轮,乙靠摩擦随甲不打滑 转动.大、小圆盘的半径之比为3:1,两圆盘和小物体m1、m2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m1离甲盘圆心O点2r,m2距乙盘圆心O′点r,当甲缓慢转动且转速慢慢增加时(  )
A.物块相对盘开始滑动前,m1与m2的线速度之比为1:1
B.物块相对盘开始滑动前,m1与m2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9
C.随转速慢慢增加,m1先开始滑动
D.随转速慢慢增加,m1与m2同时开始滑动

分析 同缘传动边缘上的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v=ωr分析角速度之比,再分析m1与m2的线速度之比;由公式a=ω2r求解向心加速度之比;两个物体都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静摩擦力的关系,当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将开始滑动.

解答 解:
A、甲、乙两轮子边缘上的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有:ω•3r=ω•r,则得ω:ω=1:3,根据v=ωr所以物块相对盘开始滑动前,m1与m2的线速度之比为2:3.故A错误.
B、物块相对盘开始滑动前,根据a=ω2r得:m1与m2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 a1:a22•2r:ω2r=2:9,故B正确.
C、D据题可得两个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
f=μm1g,f=μm2g,
最大静摩擦力之比为:f1:f2=m1:m2
转动中所受的静摩擦力之比为:
F1=m1a:m2a=2m1:9m2=m1:4.5m2.所以随转速慢慢增加,乙的静摩擦力先达到最大,就先开始滑动.故CD错误.
故选:B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靠摩擦传动轮子边缘上的各点线速度大小相等,掌握向心加速度和角速度的关系公式和离心运动的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如图所示,重物P放在一长木板OA上,将长木板绕O端转过一个小角度的过程中,重物P相对于长木板始终保持静止.关于长木板对重物P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做功的情况是(  )
A.摩擦力对重物不做功B.摩擦力对重物做负功
C.支持力对重物不做功D.支持力对重物做正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8.某静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与x轴重合,其电势的变化规律图象关于O点对称,如图所示.已知x轴上A、B两点中A到O点的距离更近.在O点由静止释放一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则下述正确的是(  )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A>EBB.A、B两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C.电子运动的加速度逐渐减小D.电子将在-x0-+x0之间作往复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ABC,∠A=30°,∠B=60°.一束平行于AC边的光线自AB边的p点射入三棱镜,在AC边发生反射后从BC边的M点射出,若三棱镜的折射率n=$\sqrt{3}$,
(1)求光线在M点射出时的折射角.
(2)在三棱镜的AC边是否有光线逸出,写出分析过程.(不考虑多次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测量分子大小的方法有很多,如油膜法、显微法.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用滴管吸取浓度为$\frac{1}{{{{10}^3}}}$的溶液,向小量筒中滴入100滴溶液,溶液的液面达到量筒中1mL的刻度,再用滴管取配好的油酸溶液,向撒有痱子粉的盛水浅盘中滴下2滴溶液,在液面上形成油酸薄膜,待油膜稳定后,放在带有正方形坐标格的玻璃板下观察油膜,如图所示.坐标格的正方形大小为20mm×20mm.由图可以估算出油膜的面积是2.6×10-2m2,2滴油酸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2×10-11m3(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是8×10-10m(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光滑圆环半径为R,圆环上套有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球A、B(均可看作质点),且小球A、B用一长为2R的轻质细杆相连,在小球B从最高点由静止开始沿圆环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球减小的机械能等于A球增加的机械能
B.B球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A球增加的动能
C.B的最大速度为$\sqrt{\frac{4gR}{3}}$
D.细杆对B球所做的功为$\frac{8mgR}{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如图为一对等量异种点电荷,电量分别为+Q、-Q.实线为电场线,虚线圆的圆心O在两电荷连线的中点,a、b、c、d为圆上的点,则(  )
A.a、b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B.a、c两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C.a点的电势等于d点的电势D.c点的电势高于d点的电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万有引力定律是那个科学家发现的?(  )
A.牛顿B.伽利略C.胡克D.卡文迪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输出导线的电阻为R,输送电功率为P.现分别用U1和U2两种电压来输电,导致送电电流的变化.则两次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之比为(  )
A.U1:U2B.U12:U22C.U22:U12D.U2:U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