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有一固定长度的木板C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上面放置可视为质点的木块A、B,A、B、C的质量均相等.木块A、B相距0.2m,放在木板上适当的位置,它们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μ=0.2,两物块均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都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同时使物体A、B分别以速度v01=3m/s、v02=1m/s向相反方向运动,g取10m/s2,如图所示.问:
(1)在A、B同时运动的过程中,木板C的运动状态应该怎样?
(3)若A、B最终不滑离木板,最后它们的共同速度为多少?
(2)若要使A、B最终不滑离木板,木板C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分析:A、B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A、B木块分别向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A、B对木板C的摩擦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由动量守恒定律求得最后它们的共同速度.
在F1、F2作用下分别求出A、B的加速度,进而求出撤去外力时AB的位移和速度,撤去这两个力后,A、B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分别求出AB停止运动的时间,和运动的位移,根据位移之间的关系即可求解.
解答:解:(1)A、B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相等,A、B木块分别向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A、B对木板C的摩擦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
所以在A、B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木板C保持静止.   
(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1-mv02=3mv      
得v=
2
3
(m/s)   
(3)A、B的加速度大小相等,aA=aB=μg=2m/s2
B先相对于C静止,运动时间t1=
vB
aB
=0.5s,
此时A的速度,vA1=vA-aA′t1=2m/s    
这段时间C一直保持静止状态,A、B的位移分别为:sA=vAt -
1
2
aA
t
2
 
=
5
4
m

sB=
1
2
vBt=
1
4
m

以后B相对于木板静止,A继续减速运动,木板的加速度:
ac=
μmAg
mB+mC
=1(m/s)  
设此后A与木板的相对运动时间为t2
vA1-aA′t2=act2
t2=
2
3
(s)     
在t2时间内,A与木板相对运动距离△s=
2
3
(m)
木板的最小长度 s=s0+s1+s2+s3=2.37(m)     
另一种方法:直接用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方程.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1-mv02=3mv      
得v=
2
3
(m/s)
当B相对地速度为0后,BC一起向左加速,直至三者速度相等.
当vB=0时,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1-mv02=mv1+0
得:v1=2m/s
因为
.
vB
=
1
2
(m/s),
.
vA
=
5
2
(m/s),
所以s1=2 s2
由能量关系得:
1
2
m(
v
2
01
+
v
2
02
)-
1
2
m
v
2
1
=μmg(s1+s2)

得:s1=1.25(m),s2=0.25(m)
BC相对静止后,
1
2
m
v
2
1
-
1
2
3m
v
2
 
=μmgs3

s3=
2
3
(m)
L=s0+s1+s2+s3=2.37(m)
答:(1)在A、B同时运动的过程中,木板C保持静止
(2)若A、B最终不滑离木板,最后它们的共同速度为
2
3
(m/s) 
(3)若要使A、B最终不滑离木板,木板C的长度至少为2.37(m)
点评:本题是相对运动的题目,要求同学们能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基本规律解题,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有一半径为R=0.3m的光滑半圆形细管AB,将其固定在竖直墙面并使B端切线水平.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0.5Kg的小物体m由细管上端沿A点切线方向进入细管,从B点以速度VB=4.0m/s飞出后,恰好能从一倾角为θ=37°的倾斜传送带顶端C无碰撞的滑上传送带.已知传送带长度为L=2.75m(图中只画出了传送带的部分示意图),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u=0.50,(取sin37°=0.60,cos37°=0.80,g=10m/s2,不计空气阻力,不考虑半圆形管AB的内径).
(1)求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大小及对轨道的压力大小和方向;
(2)若传送带以V1=2.5m/s顺时针匀速转动,求物体从C到底端的过程中,由于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1,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精英家教网
(1)如图2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2所示.根据图2中数据计算加速度的计算表达式为:a=
1(3×0.1)2
×10-2m/s2,请填写公式中横线上(1)处式子:
 
(用纸带中数据表示);加速度a的计算结果为a=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
 
.(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E.滑块运动的时间t
②测量①中所选定的物理量时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与真实值相比,测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论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是一段光滑的固定斜面,长度s=1m,与水平面 的倾角θ=530.另有一固定竖直放置的粗糙圆弧形轨道刚好在B点与斜面相切,圆弧形轨道半径R=0.3m,O点是圆弧轨道的 圆心.将一质量m=0.2kg的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 圆弧轨道最高点C点时,与轨道之间的弹力F=1N.重力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物块运动到B点时的速度大小?
(2)小物块从B到C的过程,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有一固定长度的木板C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木板上面放置可视为质点的木块A、B,A、B、C的质量均相等.木块A、B相距0.2m,放在木板上适当的位置,它们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均为μ=0.2,两物块均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都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同时使物体A、B分别以速度v01=3m/s、v02=1m/s向相反方向运动,g取10m/s2,如图所示.问:

(1)在A、B同时运动的过程中,木板C的运动状态应该怎样?请说明理由.

(2)若要使A、B最终不滑离木板,木板C的长度至少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