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和地球自转周期T,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利用以下条件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A.地球的质量 B.地球与其同步卫星之间的引力 
C.第一宇宙速度 D.地球同步卫星的高度 

ACD

解析试题分析:地球表面物体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即,可得地球质量,选项A对。地球与其同步卫星之间的引力由于不知道同步卫星的质量所以无法计算引力,选项B错。第一宇宙速度是近地卫星的线速度,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可得选项C对。同步卫星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等式中只有高度是未知量,所以高度可求,选项D正确
考点:万有引力与航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地球轨道外侧有一小行星带。假设行星带中的小行星都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大于一年 
B.与太阳距离相等的每一颗小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大小都相等 
C.小行星带内侧行星的加速度小于外侧行星的加速度 
D.小行星带内各行星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均小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质量为m的探月航天器在接近月球表面的轨道上飞行,其运动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月球质量为M,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引力常量为G,不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则航天器的  (   )

A.线速度v=B.角速度ω=
C.运行周期T=2πD.向心加速度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某卫星绕地飞行的三条轨道,轨道1是近地圆形轨道,2和3是变轨后的椭圆轨道。A点是2轨道的近地点,B点是2轨道的远地点,卫星在轨道1的的运行速率为7.7k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卫星在2轨道经过A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7.7km/s
B.卫星在2轨道经过B点时的速率可能大于7.7km/s
C.卫星分别在1、2轨道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相同
D.卫星在3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等于2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一只单摆,在第一个星球表面上的振动周期为T1;在第二个星球表面上的振动周期为T2。若这两个星球的质量之比M1∶M2=4∶1,半径之比R1∶R2=2∶1,则T1∶T2等于

A.1∶1 B.2∶1 C.4∶1 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由月球车(如图甲)和着陆器组成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飞行约18min后,嫦娥三号进入如图乙所示的地月转移轨道AB,A为入口点,B为出口点。嫦娥三号在B点经过近月制动,进入距离月面100公里的环月圆轨道,然后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展开月面巡视勘察。已知月球和地球的质量之比约为,图乙中环月圆轨道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7.9k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嫦娥三号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前,在近地圆轨道运行的速度大于7.9km/s
B.嫦娥三号在图乙中环月圆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约为1.8km/s
C.携带月球车的着陆器在月球上着陆过程中一定处于失重状态
D.由于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较小,故月球车在月球上执行巡视探测任务时处于失重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探路者”号宇宙飞船在宇宙深处飞行过程中,发现A、B两颗均匀球形天体,两天体各有一颗靠近其表面飞行的卫星,测得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天体A、B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B.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
C.天体A、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半径之比
D.天体A、B的密度一定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美国科学家通过射电望远镜观察到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环绕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则

A.环绕星运动的角速度为
B.环绕星运动的线速度为
C.环绕星运动的周期为4π
D.环绕星运动的周期为2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对各小行星的引力相同
B.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均小于一年
C.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
D.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