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 | |
B. | 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总比减弱点的位移要大 | |
C. | 火车鸣笛向我们驶来时,我们听到的笛声频率将比声源发声的频率高 | |
D. | 用两束单色光A、B,分别在同一套装置上做干涉实验,若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则说明A光波长大于B光波长 |
分析 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总比减弱点的振幅要大;受迫振动的频率有驱动力的频率决;双缝干涉实验中两相邻明(暗)条纹间距公式$△x=\frac{L}{d}λ$,在装置相同的情况下,△x与波长成正比.
解答 解:A、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等于驱动力周期,与固有周期无关,而单摆的固有周期与摆长有关,所以其振动周期与单摆的摆长无关.故A正确.
B、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点的位移总比减弱点的振幅要大,位移不一定比减弱点的位移要大.故B错误;
C、根据多普勒效应,当声源接近接收器时接收到的频率变高,故C正确.
D、根据两相邻的明(暗)条纹间距公式$△x=\frac{L}{d}λ$,知,△x与波长成正比,即A光的条纹间距比B光的大,则说明A光波长大于B光波长,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杂,重点是掌握各种物理现象发生的原理即可顺利解决此类题目,单摆振动应分清是自由振动,还是受迫振动.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L | B. | $\frac{3}{4}$L | C. | $\frac{5}{9}$L | D. | $\fra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角速度之比1:1 | B. | 角速度之比1:$\sqrt{2}$ | C. | 线速度之比 1:1 | D. | 线速度之比 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动量大的物体,惯性一定大 | |
B. | 动量大的物体,运动一定快 | |
C. | 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 |
D. | 动量相同的物体,动能也一定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图中a是84,b是206 | |
B. | Y是β衰变,放出电子,电子是由中子转变成质子时产生的 | |
C. | Y和Z是同一种衰变 | |
D. | 从X衰变中放出的射线电离性最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线速度大小vA=vB | B. | A、B、C线速度之比为2:2:1 | ||
C. | 角速度ωA=ωC | D. | A、B、C角速度之比为2: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已知“人造太阳”项目中获得能量的原理与太阳释放光热的原理相同,则二者均是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 |
B. | 一块纯净的含放射性元素的矿石,经过两个半衰期以后,它的总质量仅剩与四分之一 | |
C. | 对于同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 | |
D. | 玻尔将量子观念引入原子领域,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特征 | |
E. | 由不同元素对α粒子散射的实验数据可以确定各种元素原子核的电荷量Q和估算原子核的半径大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 |
B. | 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小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大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 |
C. | β衰变中产生的β粒子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 |
D. | 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 | |
E. | 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强度减弱,但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