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在“探究共点力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经历了以下实验步骤:
A.在白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B.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拉至同样长度;
C.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F1和F2的读数,并且记录它们的方向;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P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O,并记下此位置,如图所示;
E.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按同一比例作出这个力的图示,比较这个实测合力F′和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看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近;
F.用刻度尺测量出P、O之间的距离并记录;
G.改变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多次重复实验,并得出结论.
(1)上述实验步骤有明显的错误,这个步骤是B(填选项前的字母);正确的操作应为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拉至O位置.
(2)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是多余的,这个步骤是F(填选项前的字母);
(3)将以上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为DCABEG(填选项前的字母).

分析 (1)该实验的原理是用一个弹簧秤拉力和两个弹簧秤拉力产生相同的形变效果等效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
(2)该实验要使一个弹簧秤拉力和两个弹簧秤拉力产生相同的形变效果,不需要测量行变量的具体数值,只需要使橡皮条沿着同一方向伸长相同的长度即可;
(3)按照先组装器材、测量分力、求解合力的理论值、测量合力的实际值、分析实验数据的顺序排列实验步骤.

解答 解:(1)步骤B中,没有说明沿着同一方向拉橡皮条达到同样长度,故合力的方向可能测量错误;
(2)该实验要使一个弹簧秤拉力和两个弹簧秤拉力产生相同的形变效果,不需要测量行变量的具体数值,只需要使橡皮条沿着同一方向伸长相同的长度即可,故不需要测量P、O之间的距离;
(3)组装器材,测量分力:DC;
求解合力的理论值:A;
测量合力的实际值:BE;
分析实验数据:G;
故答案为:
(1)B;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拉至O位置;
(2)F;
(3)DCABEG

点评 本题关键明确“探究共点力合成规律”的实验的实验原理,是用一个弹簧秤拉力和两个弹簧秤拉力产生相同的形变效果等效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然后按照该原理设计实验步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1.某次实验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1)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加速运动.
(2)在打出A、F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0.365m/s.
(3)B点的瞬时速度为0.252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如图,电阻R=16Ω,当电键K断开时,电阻R消耗的功率是1W,电源内阻消耗的功率是0.125W,当K闭合时,R消耗的功率是0.64W,求: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电键K闭合时,灯泡L消耗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某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1示的装置安装器材;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端上;
C.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然后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D.测量打出的纸带上某些点到第一个打出的点之间的距离;
E.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有两个步骤明显错误或不恰当,请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行中,并写出相应的正确步骤.
①B,应接到交流电源上②C,应先打开电源,再放开物体
(2)利用这个装置也可以测量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数值.如图2所示,根据打出的纸带,选取纸带上打出的连续五个点A、B、C、D、E,测出A点距起点O的距离为s0,点A、C间的距离为s1,点C、E间的距离为s2,相邻两点的时间为T,则根据这些条件计算重锤下落的加速度a的表达式为:a=$\frac{{s}_{2}-{s}_{1}}{4{T}^{2}}$.
(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发现,重锤减小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锤增加的动能,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重锤下落过程中存在着阻力的作用.若我们通过该实验装置测定该阻力的大小,当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准确的值为g,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重锤的质量m(写出名称和符号),试用这些物理量和(2)中已经测出的加速度a(可直接用a)表示出重锤在下落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的大小F=m(g-a).(用字母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在小车质量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小吊盘中不放物块,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间隔均匀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小吊盘中放入适当质量的物块,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frac{1}{a}$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frac{1}{a}$--m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frac{1}{a}$与m处应成线性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2)完成下列填空:
(ⅰ)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小吊盘和盘中物块的质量之和应满足的条件是远小于小车和小车中砝码的质量之和.
(ⅱ)设纸带上三个相邻计数点的间距为s1、s2、s3.a可用s1、s3和△t表示为a=$\frac{{s}_{3}-{s}_{1}}{50(△t)^{2}}$.图2为用米尺测量某一纸带上的s1、s3的情况,由图可读出s1=24.2mm,s3=47.2mm.由此求得加速度的大小a=1.15m/s2
(ⅲ)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frac{1}{k}$,小车的质量为$\frac{b}{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伽利略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实验总结出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这是采用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B.把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近似看作匀速运动,得出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采用了理想模型法
C.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使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D.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正压力的关系时可采用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一个小滑块以一定的初速度滑上倾角为300的光滑斜面,在斜面上做加速度为5m/s2的匀减速运动,在第1s内与前3s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取初速度方向为正,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滑块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v=7.5m/s
B.滑块在前3s内的平均速率为2.5m/s
C.滑块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零
D.滑块在第3s内的平均速度v'=2.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窗子上、下边沿间的高度H=1.6m,墙的厚度d=0.4m,某人在离墙壁距离L=1.4m、距窗子上沿h=0.2m处的P点,将可视为质点的小物件以v的速度水平抛出,小物件直接穿过窗口并落在水平地面上,取g=10m/s2.则v的取值范围是(  )
A.v>7 m/sB.v<2.3 m/sC.3 m/s<v<7 m/sD.2.3 m/s<v<3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根据F=k$\frac{{q}_{1}{q}_{2}}{{r}^{2}}$得,当r→∞时,F→0,当r→0时,F→∞
B.在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以点电荷为球心的同一球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都相同
C.正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时其电势能一定减小
D.A、B两点的电势差是恒定的,所以UAB=U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