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如图所示,跨过定滑轮的一根绳子,一端系着m=50kg的重物,一端握在质量M=60kg的人手中.如果人不把绳握死,而是相对地面以$\frac{g}{18}$的加速度下降,设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轴承处的摩擦均可不计,绳子长度不变,试求重物的加速度与绳子相对于人手的加速度.

分析 分别以人和重物为研究对象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重物的加速度;对人来说,绳子向下运动的加速度减去人向下运动的加速度即为相对加速度.

解答 解:设绳子拉力为T,以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T=Ma1
解得T=M(g-a1)=M$(g-\frac{g}{18})$=$\frac{17}{18}Mg$,
以重物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T-mg=ma2
解得:a2=$\frac{2}{15}g$,方向向上;
绳子相对于人手的加速度a=a2-a1=$\frac{7}{90}g$,方向向下.
答:重物的加速度大小为$\frac{2}{15}g$,方向向上;绳子相对于人手的加速度为$\frac{7}{90}g$,方向向下.

点评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答题时的一般步骤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进行正交分解、在坐标轴上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建立方程进行解答;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a为放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表面一起转动的物体,b为处于地面附近近地轨道上的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若a、b、c、d的质量相同,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b的向心加速度都等于重力加速度g
B.a的角速度最大
C.c距离地面的高度不是一确定值
D.d是三颗卫星中动能最小,机械能最大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如图1所示,用质量为m的重物通过滑轮牵引小车,使它在长木板上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利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

(1)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是B(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直流电源   B.交流电源
(2)实验中,需要平衡摩擦力和其他阻力.正确操作方法是A(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长木板右端垫高       B.改变小车的质量
在不挂重物且B(选填选项前的字母)的情况下,轻推一下小车,若小车拖着纸带做匀速运动,表明已经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
A.计时器不打点     B.计时器打点
(3)接通电源,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将打下的第一个点标为O.在纸带上依次取A、B、C…若干个计数点,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测得A、B、C…各点到O点的距离为x1、x2、x3…,如图2所示.

实验中,重物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可认为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为mg,从打O点打B点的过程中,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mgx2,打B点时小车的速度v=$\frac{{x}_{3}-{x}_{1}}{2T}$.
(4)以v2为纵坐标,W为横坐标,利用实验数据做如图3所示的v2-W图象.由此图象可得v2随W变化的表达式为0.008+4.69W.根据功与能的关系,动能的表达式中可能包含v2这个因子;分析实验结果的单位关系,与图线斜率有关的物理量应是kg-1

(5)假设已经完全消除了摩擦力和其他阻力的影响,若重物质量不满足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则从理论上分析,图4中正确反映v2-W关系的是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后,与已经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形成组合体.假设组合体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且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则组合体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为R$\sqrt{\frac{g}{R+h}}$,向心加速度大小为g($\frac{R}{R+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质量为m长度为l的金属棒MN两端由等长的轻质绝缘细线水平悬挂,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开始时细线竖直,当金棒中通以由恒定电流后,金属棒从最低点开始向右摆动.若已知细线与竖直方向最大夹角为60°如图所示,则棒中电流为(  )
A.方向由M向N,大小为$\frac{\sqrt{3}mg}{3Bl}$B.方向由N向M,大小为$\frac{\sqrt{3}mg}{3Bl}$
C.方向由M向N,大小为$\frac{\sqrt{3}mg}{Bl}$D.方向由N向M,大小为$\frac{\sqrt{3}mg}{B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underset{245}{92}$U的半衰期约为7亿年,随着地球环境的不断变化,其半衰期可能变短
B.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4
C.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经过一个半衰期后,一定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
D.γ粒子的电离能力比α粒子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如图所示,光滑圆弧轨道与光滑斜面在B点平滑连接,圆弧半径为R=0.4m,一半径很小、质量为m=0.2kg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A点由静止释放,恰好能通过圆弧轨道最高点D,斜面倾角为53°,求:
(1)小球最初自由释放位置A离最低点C的高度h;
(2)小球运动到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小球从离开D点至第一次落回到斜面上运动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汽和液体之间的动态平衡,是指汽化和液化同时进行的过程,且进行的速率相等
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同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不考虑油酸分子(视为球形)间的空隙并认为水面上形成的油酸膜的厚度即分子直径
D.若一气泡从湖底上升到湖面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则此过程中气泡内的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E.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的固体为非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竖直平面内光滑的半圆形轨道和水平轨道相切与B点,质量m1=0.25kg的滑块甲从A点以初速度v0=15m/s沿水平面向左滑行,与静止在B点m2=0.75kg的滑块乙碰撞且碰撞过程没有能量损失.碰撞后滑块乙恰好通过C点.已知半圆形轨道半径R=0.5m,两滑块与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g=10m/s2
(1)A点到B点的距离LAB
(2)假设滑块乙与地面碰撞后不弹起,求两滑块静止时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