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固定并调整斜槽,使它的末端O点的切线水平,在水平地面上依次铺放好木板、白纸、复写纸.将小球从不同的标记点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到达斜槽底端时下落的高度H,并根据落点位置测量出小球平抛的水平位移x.

改变小球在斜槽上的释放位置,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数据如下:
高度 H(h为单位长度)h2h3h4h5h6h7h8h9h
水平位移 x/cm5.59.111.714.215.917.619.020.621.7
(1)已知斜槽倾角为θ,小球与斜槽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槽底端离地的高度为y,不计小球与水平槽之间的摩擦,小球从斜槽上滑下的过程中,动能定理若成立应满足的关系式是H(1-$\frac{μ}{tanθ}$)=$\frac{{x}^{2}}{4y}$;
(2)以H为横坐标,以x2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如图乙所示;
(3)由第(1)、(2)问,可以得出结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球运动到斜槽底端的过程中,合外力对小球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量;
(4)受该实验方案的启发,某同学改用图丙的装置实验.他将木板竖直放置在斜槽末端的前方某一位置固定,仍将小球从不同的标记点由静止释放,记录小球到达斜槽底端时下落的高度H,并测量小球击中木板时平抛下落的高度d,他以H为横坐标,以$\frac{1}{d}$为纵坐标,描点作图,使之仍为一条倾斜的直线,也达到了同样的目的.

分析 (1)小球在斜槽上滑下过程中,重力和摩擦力做功,写出合力做的功.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求出小球离开斜槽时的速度,得到动能的变化.即可写出动能定理的关系式.
(2)根据动能定理表达式,选择纵坐标.
(3)根据图象的形状分析并得出结论.
(4)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得到v与d的关系式,再由动能定理求得H与$\frac{1}{d}$的关系式,根据解析式选择纵坐标.

解答 解:(1)设小球离开斜槽时的速度为v,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得:
x=vt,y=$\frac{1}{2}g{t}^{2}$
联立得:v=x$\sqrt{\frac{g}{2y}}$
小球在斜槽上滑下过程中,重力和摩擦力做功,则合力做的功为:
W=mgH-μmgcosθ•$\frac{H}{sinθ}$=mgH(1-$\frac{μ}{tanθ}$)
小球动能的变化量△Ek=$\frac{1}{2}m{v}^{2}$=$\frac{1}{2}m(x\sqrt{\frac{g}{2y}})^{2}$=$\frac{{x}^{2}}{4y}$
则小球从斜槽上滑下的过程中,动能定理若成立应满足的关系式是 mgH(1-$\frac{μ}{tanθ}$)=$\frac{{x}^{2}}{4y}$
(2)根据上题结果可知,以H为横坐标,以x2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如图乙所示;
(3)由第(1)(2)问,结合图象可得: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球运动到斜槽底端的过程中,合外力对小球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量.
(4)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有:v=$\frac{x}{t}$=$\frac{x}{\sqrt{\frac{2d}{g}}}$=x$\sqrt{\frac{g}{2d}}$
则动能定理表达式为:mgH(1-$\frac{μ}{tanθ}$)=$\frac{1}{2}m{v}^{2}$=$\frac{{x}^{2}}{4d}$
所以以H为横坐标,以$\frac{1}{d}$为纵坐标,描点作图,使之仍为一条倾斜的直线,
故答案为:(1)H(1-$\frac{μ}{tanθ}$)=$\frac{{x}^{2}}{4y}$;(2)x2;(3)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小球运动到斜槽底端的过程中,合外力对小球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量;(4)$\frac{1}{d}$

点评 本题关键利用平抛运动的知识求得小球到达斜槽的末速度,从而写出动能定理表达式,要能根据数学知识灵活选择坐标.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两根通电直导线平行放置,电流分别为I1和I2,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且I1>I2,在与导线垂直的平面上有a、b、c、d四点,其中a、b在导线横截面连线的延长线上,c、d在导线连线的垂直平分线上.则导体中的电流在这四个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可能为零的是(  )
A.点a点B.b点C.c点D.d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流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如图所示,副线圈仅接一个10Ω的电阻,则(  )
A.流过电阻的电流是0.2A
B.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1×103W
C.经过1分钟电阻发出的热量是6×l03J
D.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示数是100$\sqrt{2}$ 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设氢原子核外电子的轨道半径外r,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求电子受到的静电力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正常工作电压为4~6V,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实验中,小车碰到制动装置时,钩码尚未到达地面)用打点计时器得到一条纸带后,通过分析小车位移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来研究合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图2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点O为纸带上的起始点,A、B、C是纸带上的三个连续的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均有4个点未画出,用刻度尺测得A、B、C到O的距离如图2所示.已知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

(1)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0.80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实验中,该小组的同学画出小车位移x与速度v的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根据该图线形状,某同学对W与v的关系作出的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BC.(填写选项字母代号)
A.W∝v2       B.W∝v    C.W∝$\frac{1}{v}$        D.W∝v3
(3)本实验中,若钩码下落高度为h1时合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W0,则当钩码下落h2时,合力对小车所做的功为$\frac{{h}_{2}}{{h}_{1}}{W}_{0}$.(用h1、h2、W0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先测得摆线长为89.2cm,摆球的直径如图所示,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做30次全振动.

(1)摆球直径34.5mm,该单摆的摆长为90.93cm.
(2)如果该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可能的原因是ABD
A.测摆长时记录的是摆球的直径
B.开始计时时,秒表过迟按下
C.摆线上端牢固地系于悬点,摆动中出现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D.实验中误将29次全振动数为30次
(3)为了提高实验精度,在实验中可改变几次摆长l,测出相应的周期T,从而得出一组对应的l与T的数值,再以l为横坐标,T2为纵坐标,将所得数据连成直线如图所示,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g=9.8596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1)用多用表的欧姆挡测量阻值约为几千欧的电阻Rx,以下给出的是可能的实验操作步骤,其中S为选择开关,P为欧姆挡调零旋钮.把你认为正确步骤前的字母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将两表笔短接,调节P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挡的0刻度,断开两表笔
b.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读出Rx的阻值后,断开两表笔
c.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1k
d.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100
e.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交流500V挡,并拔出两表笔.
将正确步骤按合理的顺序为d、a、b、e.
根据如图所示指针位置,此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3000Ω.
(2)下述关于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
A.测量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大,应将选择开关S拨至倍率较小的挡位,重新调零后测量
B.测量电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C.测量电路中的某个电阻,应该把该电阻与电路断开
D.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滑块在离地面高h=0.45m的A点,沿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弧形轨道AB由静止开始下滑,并进入地面足够长的水平轨道BC(如图所示).已知滑块与水平轨道的动摩擦因数μ等于0.2,取10m/s2,弧形轨道与水平轨道相切,空气阻力不计.求:
(1)滑块进入水平轨道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在水平轨道上滑行的最大距离.
(提示:第2问最大位移即末速度等于零,滑块最后静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