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如图所示,A、B 带等量异种电荷,PQ 为 AB 连线的中垂线,R 为中垂线上的一点,M、N 分别为 AR、BR 的中点,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R 点电场强度方向沿 QR 方向B.M、N 两点电势相等
C.M、N 两点电场强度相等D.N 点电势高于无穷远处的电势

分析 利用在该点正电荷所受电场力方向为电场强度方向来确定各自电场强度方向.两点电荷在同一点的场强是由各自电场强度矢量叠加而成的.

解答 解:画出该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如图:
A、由图知R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垂直于RQ向左方向.故A错误;
B、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所以N点的电势高于M点的电势.故B错误;
C、根据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的对称性可知,M、N两点的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则场强不等.故C错误;
D、等量异种点电荷的中垂线是一条等势线,与无穷远处的电势相等.从图中可知,N点的电势高于同一条电场线上的R点的电势,而R点处于中垂线上,所以N点的电势高于无穷远处的电势.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关键是掌握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的分布情况,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确定电场力方向,然后进一步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东方网2014年12月17日消息:据《劳动报》报道,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崔维成带队研发的1.1万米载人潜水器最近获得了上海市科委立项支持,这一深度已可抵达目前地球所知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这意味着中国载人潜水器将在全世界近100%的海洋范围内自由行动.如图所示为潜水器在某次实验中下潜的速度一时间图象,规定向下为速度的正方向,则(  )
A.3s末潜水器的加速度为零
B.0~1s内潜水器的加速度大于3s-5s内的加速度
C.3s末,潜水器离出发点最远
D.5s末,潜水器回到出发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2.一质点做直线运动,其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前4s内,质点的加速度大小虽然不变,但它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在t=1s时,质点改变运动方向
C.t=3s时的速度比t=1s时的速度小
D.1~2s内与2~3s 内质点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矢量,电场强度是标量
B.千克(kg)属于国际单位中的基本单位
C.伽利略利用光滑斜面实验直接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D.电场线是库仑最先引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一个物体以初速度大小为v0被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 大小为v,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frac{\sqrt{{v}^{2}-{{v}_{0}}^{2}}}{g}$
B.物体做平抛运动的竖直分位移为$\frac{{v}^{2}-{{v}_{0}}^{2}}{2g}$
C.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frac{v-{v}_{0}}{g}$
D.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分位移为$\frac{{v}_{0}(v-{v}_{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使两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均可视为点电荷)分别带上+2Q和-4Q的电荷后,将它们固定在相距为a的两点,它们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1.现用绝缘工具使两小球相互接触后,再将它们固定在相距为$\frac{1}{2}$a的两点,它们之间库仑力的大小为F2.则F1与F2之比为(  )
A.16:1B.8:1C.2:9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关于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B.必须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C.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来观察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
D.飞机俯冲时,飞行员看到大地迎面扑来,是选择大地为参考系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细线和橡皮条做共点力合成实验,最后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
(1)在图上标出的F1、F2、F和F′四个力中,力F'不是由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得的,比较力F与力F′的大小和方向基本相同,这就验证了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某同学对此实验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CD
A.如果手头只有一个弹簧测力计,改变方法也可以完成实验
B.用两个测力计拉线时,橡皮条应沿两线夹角的角平分线
C.拉橡皮条的线要长一些,用以标记同一细线方向的两点要相距远些
D.拉橡皮条时,细线应沿弹簧测力计的轴线
E.在用一个测力计和同时用两个测力计拉线时,只需这两次橡皮条的伸长量相同就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用一把尺子测定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方案.如图所示,A是可固定于水平桌面上任意位置的滑槽(滑槽末端与桌面相切),B是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
第一次实验,如图(a)所示,将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对齐并固定,让滑块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最高点距离桌面的高度h、M距离地面的高度H、M与P间的水平距离x1
第二次实验,如图(b)所示,将滑槽沿桌面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并固定,让滑块B再次从滑槽最高点由静止滑下,最终落在水平地面上的P′点,测出滑槽末端与桌面右端M的距离L、M与P′间的水平距离x2
(1)在第二次实验中,滑块在滑槽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x}_{2}\sqrt{\frac{g}{2H}}$.(用实验中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2)(多选)通过上述测量和进一步的计算,可求出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下列能引起实验误差的是BCD
A.h的测量  B.H的测量
C.L的测量  D.x2的测量
(3)若实验中测得h=15cm、H=25cm、x1=30cm、L=10cm、x2=20cm,则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