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倾角为α=37°无限长的斜面固定于地面上,有一可看成质点的滑块在斜面上的B点静止,其质量为M=4kg,M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且为μ=0.8,另一质量为2kg的滑块m(下表面光滑)从离B距离为d=$\frac{25}{3}$m、且在B点上方的某点A由静止下滑,然后两滑块发生极短时间的碰撞,碰后分离,且M的速率是m的两倍,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m/s2.试求:
(1)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E;
(2)M与m发生第二次碰撞的地点离B静止的位置多远?(计算结果可用分数表示)

分析 (1)先根据动能定理求出滑块m与M第一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再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出碰后两者的速度,即可由能量守恒定律求碰撞过程损失的机械能.
(2)第一次碰撞后与第二次碰撞的过程中,两者通过的位移相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各自的加速度,由位移公式求出时间,再由位移公式求第二次碰撞的地点离B静止的位置.

解答 解:(1)设m与M第一碰撞前瞬间的速度为v0.碰撞后瞬间m与M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
对m下滑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dsin37°=$\frac{1}{2}m{v}_{0}^{2}$
可得:v0=10m/s
对于碰撞过程,取没斜面向下为正方向.
第一情况:若碰后两者同向运动,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v1+Mv2
据题有:v2=2v1
联立解得:v1=1m/s,v2=2m/s
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E=$\frac{1}{2}$mv02-$\frac{1}{2}$mv12-$\frac{1}{2}$Mv22
代入数据解得:E=91J
第二种情况:若碰后两者反向运动,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mv0=Mv2-mv1
据题有:v2=2v1
联立解得:v1=$\frac{10}{3}$m/s,v2=$\frac{20}{3}$m/s
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E=$\frac{1}{2}$mv02-$\frac{1}{2}$mv12-$\frac{1}{2}$Mv22
代入数据解得:E=0J
(2)碰撞后,m的加速度为:a1=$\frac{mgsin37°}{m}$=gsin37°=6m/s2
M的加速度为:a2=$\frac{Mgsin37°-μMgcos37°}{M}$
代入数据解得:a2=-0.4m/s2
设第一次碰后经过时间t发生第二次碰撞.
第一种情况:根据位移关系得:
v2t+$\frac{1}{2}{a}_{2}{t}^{2}$=v1t+$\frac{1}{2}{a}_{1}{t}^{2}$
解得:t=$\frac{5}{16}$s
M匀减速至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frac{0-{v}_{2}}{{a}_{2}}$=$\frac{-2}{-0.4}$=5s>t
所以t是合理的.
M与m发生第二次碰撞的地点离B静止的位置距离为:S=v1t+$\frac{1}{2}{a}_{1}{t}^{2}$
解得:S=$\frac{235}{256}$m
第二种情况:取沿斜面向下为正方向,则有:
v2t+$\frac{1}{2}{a}_{2}{t}^{2}$=-v1t+$\frac{1}{2}{a}_{1}{t}^{2}$
解得:t=$\frac{15}{16}$s<t′
所以t是合理的.
M与m发生第二次碰撞的地点离B静止的位置距离为:S′=-v1t+$\frac{1}{2}{a}_{1}{t}^{2}$
解得:S=$\frac{435}{256}$m
答:(1)碰撞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E是91J或0J;
(2)M与m发生第二次碰撞的地点离B静止的位置距离为$\frac{235}{256}$m或$\frac{435}{256}$m.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把握碰撞的基本规律:动量守恒定律,要注意速度的方向,不能漏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二上月考二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多选题

宇航员在探测某星球时发现:①该星球带负电,而且带电均匀;②该星球表面没有大气;③在一次实验中,宇航员将一个带电小球(其带电量远远小于星球电量)置于离星球表面某一高度处无初速释放,恰好处于悬浮状态.如果选距星球表面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断:( )

A. 小球一定带正电

B. 小球的电势能一定小于零

C. 只改变小球的电量,从原高度无初速释放后,小球仍处于悬浮状态

D. 只改变小球离星球表面的高度,无初速释放后,小球仍处于悬浮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山东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只要直接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产生的

C.书本对桌面的压力是书本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D.绳对物体的拉力总是竖直向上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如图1所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上固定有甲、乙两个光电门,与之相连的计时器可以显示带有遮光片的小车在其间的运动时间,与跨过定滑轮的轻质细绳相连的轻质测力计能显示挂钩处所受的拉力.

(1)在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时,要使测力计的示数等于小车所受合外力,必须进行的操作是平衡摩擦力.然后保证小车的质量不变,多次向砂桶里加砂,测得多组a和F的值,画出的a-F图象2是C.
(2)在探究“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先测出小车质量m,再让小车从靠近光电门甲处由静止开始运动,读出小车在两光电门之间的运动时间t.改变小车质量m,测得多组m、t的值,建立坐标系描点作出图线.图3中能直观得出“合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图线是C.
(3)如果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宽度,看到部分刻度如图4所示,则正确的读数结果应该是1.01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固定一挡板,一质量不计的弹簧左端固定在挡板上,一可视为质点的质量为m的物块A放在弹簧的右端,但物块与弹簧未连接,现给物块一向左的初速度,使其将弹簧压缩,经过一点时间弹簧将物体弹开,在整个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l,已知物块的初速度大小为v0、物块与水平地面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物块向右运动与弹簧分离前物块的动能一直增大
B.弹簧最短时,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frac{1}{2}$mv02
C.物块与弹簧分离前系统的机械能一直减小
D.物块的速度为零时,物块距离出发点之间的距离为$\frac{{{v}_{0}}^{2}}{2μg}$-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在点电荷+Q的电场中,将一个q=2.0×10-7C的正点电荷从A点移至无穷远处,电场力做了2.0×10-5J的正功;选无穷远处电势φ=0,则该点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EpA=2.0×10-5J,A点的电势φA=10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0.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关系”的实验,并根据所测实验数据得到如图乙所示的a-F图象,其中一次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丙所示,图中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T=0.10s.

(1)根据纸带上的数据求小车的加速度a=0.92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由于实验得到a-F图象与实验预期不相符,该小组对以下几个关键操作进行了分析:
A.用天平测小车质量时,为使小车质量能取为400克,往小车上加了适量细砂,实验中小车每次运动到木板末端时细砂有部分抖落
B.平衡摩擦力时,将垫木缓慢向滑轮方向移动直至小车开始运动
C.改变合外力时,为能在短时间内多测几组数据而避免反复使用天平测砂和砂桶的质量,实验时未使用砂桶而改用钩码组,每次增加10克的钩码直至测得8组数据
D.利用纸带求加速度时,为减少数据测量与计算,直接测量SAD和SDG两组数据求解
①造成图线未过原点的操作是B(填写相应操作选项字母)
②造成图线后部向下弯曲的操作是C(填写相应操作选项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7.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锤在下落过程中,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kg的重锤在下落过程中,纸带上打出了一系列的点,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0.02s,g取9.8m/s2

①纸带的(选择“左”、“右”) 端与重锤相连,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B=0.97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从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0.48J,动能的增加量△Ek=0.47J,在误差(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根据玻尔理论可知,当氢原子从n=4的状态跃迁到n=2的状态时,发射出光子
C.β衰变中产生的β射线实际上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的
D.${\;}_{86}^{222}$Rn的半衰期为3.8天,若有20 g ${\;}_{86}^{222}$Rn,经过7.6天后还剩下5 g ${\;}_{86}^{222}$R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