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然放射性现象是玛丽居里首先发现的
B.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电离性最强,γ射线穿透性最强
C.作为示踪原子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越大越好
D.天然放射性同位素不过40多种,目前人工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已达1000多种,每种元素都有了自己的放射性同位素

分析 放射性元素自发地发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1896年由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电离性最强,穿透能力最弱,γ射线穿透性最强,电离能力最弱.作为示踪原子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越小越好.

解答 解:A、天然放射性现象是贝克勒尔发现的,故A错误.
B、在α、β、γ三种射线中,α射线电离性最强,γ射线穿透性最强,故B正确.
C、作为示踪原子的放射性同位素.半衰期越小越好,故C错误.
D、天然放射性同位素不过40多种,日前人工制造的放射性间位素已达1000多种,每种元素都有了自己的放射性同位素,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射线的性质、天然放射性元素、物理学史等基础知识点,关键要熟悉教材,牢记这些知识点,对于物理学史,要熟记,不能混淆物理学家的贡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氢原子能级如图,当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时,吸收光的波长为656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氢原子从n=2跃迁到n=1的能级时,辐射光的波长小于656nm
B.用波长657nm的光照射,能使氢原子从n=2跃迁到n=3的能级
C.一群处于n=3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3种谱线
D.用波长为328nm的光照射,可使氢原子从n=1跃迁到n=2的能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如图所示,足够长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斜面上放着质量为M的木板,木板左端有一个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木块和木板的初速度都为零.对木块施加平行斜面向上的恒力F之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μ>tanθ,则木板一定沿斜面向上运动
B.若F=mgsinθ,则木块一定静止在木板上
C.若木板沿斜面向上滑动,木板质量M越大,木块与木板分离时,木块滑行的距离越大
D.若木板沿斜面向下滑动,木板质量M越大,木块与木板分离时,木块滑行的距离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如图所示,该源在坐标原点、沿x轴传播的一列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为一正弦曲线,其波速为10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图示时刻开始,质点b比质点a先到达平衡位置
B.该波的周期为0.04s
C.从图示时刻开始,经0.01s质点b通过的路程为0.1m
D.该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宽约3m的障碍物时,会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E.若波源从原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则在x=-2m处接收到的波的频率比实际频率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位于x=7m处的波源S完成两次频率不同的全振动,如图所示为t=0时刻波形,该波沿-x方向传播,此时波刚好传到x=1m处的质点P,0.3s后质点P第一次出现在波谷位置.则(  )
A.波源的起振方向沿+y方向
B.波速v1:v2=2:1
C.质点P沿+y方向振动过程中,x=5m处的质点Q也沿+y方向振动
D.质点P振动的路程10cm时,质点Q振动的路程是2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现有按酒精与油酸的体积比为m:n配制好的油酸酒精溶液,用滴管从量筒中取体积为V的该种溶液,让其自由滴出,全部滴完共N滴.把一滴这样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上展开,稳定后形成单分子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已知坐标纸上每个小方格面积为S.
一滴油酸酒精溶液里含油酸的体积为$\frac{nV}{(m+n)N}$
油膜的总面积为115S
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直径为d=$\frac{nV}{115S(m+n)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皮带与轮之间不打滑,两轮半径分别为R和r,且R=3r,A、B分别为两轮边缘上的点,则皮带运动过程中,关于A、B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1:3
B.角速度之比ωA:ωB=3:1
C.速率之比vA:vB=1:3
D.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sA:sB=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平抛一物体,当抛出1s后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落地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g=10m/s2)求:
(1)初速度;
(2)落地速度;
(3)开始抛出时距地面的高度;
(4)水平射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6.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如下的实验操作:
①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槽口处.使小球a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②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一段距离,再使小球a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上得到痕迹B;
③然后把半径相同的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水平末端,小球a仍从原来挡板处由静止释放,与小球b相碰后,两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A和C;
④用天平测量a、b的质量分别为ma、mb,用刻度尺测量纸上O点到A、B、C三点的竖直距离分别为y1、y2、y3
(1)小球a与小球b相碰后,两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A和C,其中小球a撞在木板上的C点(填“A”或“C”).
(2)用本实验中所测量的量来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其表达式为$\frac{{m}_{a}}{\sqrt{{y}_{2}}}=\frac{{m}_{a}}{\sqrt{{y}_{3}}}+\frac{{m}_{b}}{\sqrt{{y}_{1}}}$.(仅用ma、mb、y1、y2、y3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