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容器中的P点且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下极板竖直向下缓慢地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
A.带电油滴将竖直向上运动
B.带电油滴的机械能将增加
C.该带电油滴在P点的电势能减小
D.电容器的电容增加,极板带电量增加

分析 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连接,其电压保持不变,上板充正电.下板充负电,板间电场方向向下,油滴带负电,P点的电势高于下板的电势.将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板间场强减小,油滴所受电场力减小,带电油滴将向下运动.由公式U=Ed分析P与下板间的电势差变化情况,再分析P点的电势变化,根据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在电势低处电势能大,分析油滴的电势能的变化情况.根据电容的变化及公式C=$\frac{Q}{U}$ 分析电量Q的变化.

解答 解:A、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连接,其电压保持不变,将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根据E=$\frac{U}{d}$,可知,板间场强减小,油滴所受电场力减小,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故A错误.
B、由上可知,带电油滴向下运动,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导致其机械能将减小,故B错误;
C、P与上板间的距离不变,由公式U=Ed分析可知,P与上板间电势差减小,而P点电势升高,而油滴带负电,则带电油滴在P点的电势能减小,故C正确.
D、将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板间距离增大,依据C=$\frac{?S}{4πkd}$,那么电容减小,因电容器的电压不变,由Q=CU得到,电量Q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较难之处是分析电势变化,往往根据电势差和该点与零电势点间电势的高低,分析电势的变化,这是常用的方法,注意不论极板如何移动,电容器的两端的电压总是不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以下基本步骤:
A、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B、穿好纸带
C、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好
D、接通电源,进行打点
以上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CBD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9.如图1所示,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在电路中接一阻值为2Ω的电阻R0保护电阻,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得到几组电表的实验数据:
U(V)1.100.860.700.540.06
I(A)0.100.160.200.240.36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本实验系统误差主要因素是电压表的分流;
(2)用作图法在如图2的坐标系内作出U-I图线;
(3)利用图线,测得电动势E=1.5V,内阻r=1.95Ω.
(4)电动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内阻测量值小于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最初2s内的位移大小(g=10m/s2)(  )
A.40mB.20mC.10D.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以下是关于弹力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两个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能产生弹力
D.两个物体间不需要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
B.汽车没有发生弹性形变
C.汽车受弹力的方向与桥梁恢复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同
D.汽车受弹力的方向与汽车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12V,内阻r=2Ω,R1=4Ω,R2=6Ω,R3=3Ω.
若在C、D间连接一个电表或用电器,则有(  )
A.若在C、D间连一个理想电压表,其读数是6V
B.若在C、D间连一个理想电压表,其读数是8V
C.若在C、D间连一个理想电流表,其读数是2A
D.若在C、D间连一个“6 V,3 W”的小灯泡,则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1.33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4.如图所示,有理想边界的匀强磁场宽度为H,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正方形金属线框abcd的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为L(L<H).将线框从磁场上方某一高处以速度v0水平抛出一段时间后匀速进入磁场,线框刚离开磁场时与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相同,运动过程中线框的ab边始终与磁场边界平行.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线框刚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
(2)线框穿出磁场过程中,流过线框横截面的电荷量;
(3)线框穿过磁场下边界所经过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5.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①在平衡小车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过程中,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T=0.02s.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该段纸带中最先打出的是第4个计数点.量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1=3.52cm,S2=3.68cm,S3=3.83cm,则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公式a=$\frac{{s}_{3}-{s}_{1}}{50{T}^{2}}$.(用S1和S3、T来表示)为平衡摩擦力,应增大(选填“增大”或“减小”)长木板与水平桌面的夹角.

②平衡摩擦力后,让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挂上质量为m1的砝码盘,往砝码盘中加一个质量为20g的砝码,接通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取下纸带,测量小车的加速度.然后再往砝码盘添加砝码,重复上面的操作.当地重力加速度取g=10m/s2,得到小车的加速度a与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的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12345
砝码盘中砝码总重力F(N)0.200.400.600.801.00
加速度a(m•s-20.190.310.390.520.60
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描出5组数据对应的5个点,连线作出了a-F的关系图象如图3所示.
③根据该同学作出的a-F的关系图象,请问该实验中小车的质量M=2.0kg;
砝码盘的质量m1=20g  (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④已知该同学在平衡摩擦阻力时操作正确,根据提供的试验数据作出的α-F图线不通过原点,请说明主要原因:未计入砝码盘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