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R1R2,它们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IU图线如图所示如果R1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则关于RRIU图线所在的区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R在Ⅱ区域,R在Ⅲ区域

B. R在Ⅲ区域,R在Ⅰ区域

C. R在Ⅰ区域,R在Ⅱ区域

D. R在Ⅰ区域,R在Ⅲ区域

【答案】D

【解析】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总电阻R比任一个分电阻都要大,而且串的越多阻值越大,根据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可知:总电阻R比任一个并联电路的分电阻都要小而且并联之路越多阻值越小;所以在R1R2RR中,R最大,R最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当它们两端加相同的电压时,通过R的电流最小,故RI-U图线Ⅰ区;通过R的电流最大,故RI-U图线的Ⅲ区,故D正确,ABC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静止着足够长、质量为3m的木板,木板上依次排放质量均为m的木块1、2、3,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同时给木块l、2、3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o、2vo、3vo,最后所有的木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木块3从开始运动到与木板相对静止时位移的大小;

(2)木块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最小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路中均为可变电阻电源内阻不能忽略平行板电容器C的极板水平放置闭合电键S电路达到稳定时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板之间静止不动如果仅改变下列某一个条件油滴仍能静止不动的是( )

A. 增大的阻值 B. 增大的阻值

C. 增大两板间的距离 D. 断开电键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OO1OO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O1O2转动,在O点悬挂一重物M,将两相同木块m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Ff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FN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O1O2始终等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Ff变小 B. Ff不变 C. FN变大 D. FN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欧姆定律的理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B. 可知对一定的导体,通过它的电流越大,它两端的电压也越大

C. 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D. 对一定的导体,它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物体A40N,物体B20N,AB、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当用水平力F向右匀速拉动物体A时,试求:

(1)B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地面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求拉力F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第一个用实验验证电磁波客观存在的科学家是

A. 法拉第B. 奥斯特C. 赫兹D. 麦克斯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测量木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测量木块在水平木板上运动的加速度a.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从某个清晰的点O开始,每5个打点取一个计数点,依次标出1、2、3…,量出1、2、3…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s1s2s3…,从O点开始计时,1、2、3…点对应时刻分别为t1t2t3…,求得 …. 作出-t图象如图丙所示.图线的斜率为k,截距为b.则木块的加速度a=_____b的物理意义是______

(2)实验测得木块的加速度为a,还测得钩码和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动摩擦因数μ=______

(3)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

A.木板必须保持水平

B.调整滑轮高度,使细线与木板平行

C.钩码的质量应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D.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的阻力是产生误差的一个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相距 ()处分别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训练时,让运动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初速度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处,冰球到达挡板时的速度为。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冰球做匀减速运动。求:

(1)冰球的加速度大小;

(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