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一个原来静止的锂核36Li俘获一个速度为7.7×104m/s的中子后,生成一个氚核和一个氦核,已知氚核的速度大小为1.0×103m/s,方向与中子的运动方向相反,
①试写出核反应方程;
②求出氦核的速度(按质子与中子的质量相等).

分析 (1)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书写核反应方程;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解氦核的速度;

解答 解:(1)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核反应方程为:${\;}_{3}^{6}$Li+${\;}_{0}^{1}$n→${\;}_{1}^{3}$H+${\;}_{2}^{4}$ He
(2)静止的锂核36Li俘获中子的过程中,二者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取中子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
mnv0=-mcv1+mαv2
得:v2=$\frac{{m}_{n}{v}_{0}+{m}_{c}{v}_{1}}{mα}$
由于质子与中子的质量相等,结合中子在质量数是1,氚核的质量数是3,氦核的质量数为4,代入方程,得:
v2=2×104m/s
答:(1)核反应方程为:${\;}_{3}^{6}$Li+${\;}_{0}^{1}$n→${\;}_{1}^{3}$H+${\;}_{2}^{4}$ He.
(2)氦核的速度为2×104m/s.

点评 核反应遵守两大基本规律:能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基本题,根据相应的规律列方程即可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汽压,随饱和汽的体积增大而增大
B.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但是可以反映液体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
C.水杯里的水面超出杯口但不溢出,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
D.分子距离增大时,分子合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同时分子势能增大
E.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下降,不浸润液体在毛细管里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同学提出一种利用海水发电的设想,并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可用图表示,两块面积均为S的矩形金属板,平行、正对、竖直地全部浸在海水中,间距为d.水流速度处处相同,大小为v,方向水平.金属板与水流方向平行,地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竖直分量为B,海水的电阻率为ρ,水面上方有一阻值为R的电阻通过绝缘导线和电键K连接到两金属板上.忽略边缘效应,求:
(1)该发电装置的电动势;
(2)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用一游标卡尺测量一工件的长度,结果如图甲所示,可以读出此工件的长度为52.35mm;图乙是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一圆筒外径时的示数,此读数为1.990 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到达山坡底端正上方释放一颗炸弹,并垂直击中山坡上的目标A.已知A点高度h,山坡倾角θ,g为常量,由此不可算出的是(  )
A.轰炸机的飞行高度B.轰炸机的飞行速度
C.炸弹击中山坡时的速度D.炸弹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3V,小灯泡L标有“2V、0.4W”,当开关K接l,当变阻器调到R=4Ω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现将开关K接2,小灯泡L和电动机M也均正常工作.则(  )
A.电源内阻为1ΩB.电动机的内阻为5Ω
C.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0.16WD.电动机的输入功率为0.12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4.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U形光滑金属导轨水平固定放置.导轨足够长,处于磁场方向竖直向上的同一匀强磁场中.两导轨左端均接有定值电阻R,金属棒ab、cd的阻值分别为2R和R,长度恰好等于导轨宽度.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分别以v0、2v0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金属棒与导轨始终接触良好.则金属棒ab、cd在两导轨上匀速运动相同距离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拉力做功之比为1:2
B.两金属棒两端的电势差之比为1:2
C.两金属棒产生的焦耳热之比为4:9
D.通过两金属棒导轨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一向北的力3N,受一向西的力4N,则合力大小为(  )
A.4NB.5NC.6ND.7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1919 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由此发现质子(填“质子”“中子”“电子”).图中银箔的作用是恰好阻挡α粒子不射透银箔,实验中充入氮气后显微镜观察到了闪光.完成该实验的核反应方程:${\;}_{2}^{4}He$+${\;}_{7}^{14}N$→${\;}_{8}^{17}O$+11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