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透明的水面上有一圆形荷叶,叶梗直立在水中,紧靠叶梗有一条小鱼,在岸上的人恰能看到小鱼,则(  )

A.当小鱼潜深点时,人就看不见它

B.当小鱼潜深点时,人照样能看见它

C.当小鱼上浮点时,人就看不见它

D.当小鱼上浮点时,人照样看见它


BC

解析:小鱼下潜一点后,它的入射角变小,光线能折射出水面,人能看到鱼,同理,鱼上浮一点,入射角大于临界角,发生全反射,所以,B、C正确,A、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均沿x轴传播,传播速度的大小相等。其中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图中实线),另一列沿x轴负方向传播(图中虚线)。这两列波的频率相等,振动方向均沿y轴方向。则图中x=1,2,3,4,5,6,7,8各点中振幅最大的是x=________处的点,振幅最小的是x=________处的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两列同频率相干水波在t=0时刻的叠加情况,图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已知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cm(且在图中所示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为2m/s,波长为0.4m,E点为BD连线和AC连线的交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C两点都是振动加强的

B.振动加强的点只有BED

C.直线BD上的所有点都是振动加强的

D.BD两点在该时刻的竖直高度差为8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一半径为R的1/4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球体由折射率为的透明材料制成。现有一束位于过球心O的竖直平面内的光线,平行于桌面射到球体表面上,折射入球体后再从竖直表面射出,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桌面的距离为R/2。求出射角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某透明材料制成的半球形光学元件直立放置,其直径与水平光屏垂直接触于M点,球心OM间距离为10cm。一束激光与该元件的竖直圆面成30°角射向圆心O,结果在光屏上出现间距为d=40cm的两个光斑,请完成光路图并求该透明材料的折射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光液面传感器有一个象试管模样的玻璃管,中央插一块两面反光的玻璃板,入射光线在玻璃管内壁与反射光板之间来回发生反射,进入到玻璃管底部,然后在另一侧反射而出(与光纤原理相同)。当透明液体的折射率大于管壁玻璃的折射率时,就可以通过光液面传感器监测出射光的强弱来判定玻璃管是否被液体包住了,从而了解液面的高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管被液体包住之后,出射光强度增强

B.玻璃管被液体包住之后,出射光消失

C.玻璃管被液体包住之后,出射光强度减弱

D.玻璃管被液体包住之后,出射光强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  )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

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干涉条纹依然存在

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D.屏上无任何光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用某种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巳知双缝间距离d=0.20mm,双缝到毛玻璃屏间的距离为L=75.0cm,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先转动如图乙所示的测量头上的手轮,使与游标卡尺相连的分划线对准如图丙所示的第1条明条纹,此时卡尺的主尺和游标尺的位置如图戊所示,则游标卡尺的读数x1=________mm,然后再转动手轮,使与游标卡尺相连的分划线向右边移动,直到对准第5条明条纹,如图丁所示,此时卡尺的主尺和游标尺的位置如图己所示,则游标卡尺的读数x2=________mm,由以上已知数据和测量数据,则该单色光的波长是________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图(a)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图(b)所示,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1)任意一条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在位置下面的薄膜厚度相等;(2)任意相邻明条纹或暗条纹所对应的薄膜厚度差恒定。现若在图(a)装置中抽去一张纸片,则当光垂直入射到新的劈形空气薄膜后,从上往下观察到的干涉条纹(  )

A.变疏                            D.变密

C.不变                            D.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