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8?广东模拟)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B连接着一个轻质弹簧,弹簧与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质量为2m的小球A以大小为v0的水平速度向右运动,接触弹簧后逐渐压缩弹簧并使B运动,经过一段时间,A与弹簧分离.
(1)当弹簧压缩至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为多大?
(2)若开始时,在B球的右侧某位置固定一块挡板,在A与弹簧未分离前使B球与挡板发生碰撞,并在碰撞后立即将挡板撤走.设B球与挡板碰撞时间极短,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与原来相反.欲使此后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能达到第(1)问中EP的2.5倍,必须使两球在速度达到多大时与挡板发生碰撞?
分析:(1)当弹簧压缩至最短时,两球的速度相等,根据系统的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列式,即可求出弹簧的弹性势能EP
(2)设B球与挡板碰撞时,A球速度为v1、B球速度为v2(均向右),根据动量守恒列式,B球与挡板刚碰后,A球速度为v1、B球速度为-v2(向左),此后弹簧压缩至最短时有共同速度,再由系统的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列式,即可得解.
解答:解:(1)弹簧压缩至最短时,A、B速度均为v,选取向右为正,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2mv0=(2m+m)v=
2
3
v0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1
2
×2m
v
2
0
=Ep+
1
2
(2m+m)v2

  Ep=
1
3
m
v
2
0

(2)设B球与挡板碰撞时,A球速度为v1、B球速度为v2(均向右)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2mv0=2mv1+mv2
此时弹簧弹性势    
E
p
=
1
2
×2m
v
2
0
-
1
2
×2m
v
2
1
-
1
2
m
v
2
2
  ②
则B球与挡板刚碰后:A球速度为v1、B球速度为-v2(向左),此后弹簧压缩至最短时共同速度为v3,则:
    2mv1-mv2=(2m+m)v3
此时弹簧弹性势能 E″p=E′p+
1
2
×2m
v
2
1
+
1
2
m
v
2
2
-
1
2
(2m+m)
v
2
3

得  E″p=
1
2
×2m
v
2
0
-
1
2
(2m+m)
v
2
3

由题意:E″p=2.5Ep=
5
6
m
v
2
0
  
解得 v3=
1
3
v0
  ③
由①②③式可得:v1=
3
4
v0
v2=
1
2
v0

由①②③式可得:v1=
3
4
v0
v2=
1
2
v0

答:
(1)当弹簧压缩至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
1
3
m
v
2
0

(2)必须使两球在速度达到
1
3
v0
时与挡板发生碰撞.
点评:本题是含有弹簧的问题,要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抓住系统的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进行分析,综合性较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广东模拟)如果物体在地球表面处的重力为G,则该物体在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处的重力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广东模拟)灯绳将电灯悬挂在天花板下,下述两个力中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广东模拟)弹簧在不受作用力时所具有的长度称为自然长度,记为l0;弹簧受到拉力作用后会伸长,受到压力作用后会缩短,如果受力作用时的长度称为实际长度,记为l;而l与l0之差的绝对值称为形变量,记为x;x=|l-l0|.有一弹簧振子如图所示,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M静止在O位置,一质量为m=20g的子弹,以一定的初速度v0射入质量为M=1980g的物块中,并留在其中一起压缩弹簧.振子在振动的整个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随弹簧的形变量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1)根据图线可以看出,M被子弹击中后将在O点附近哪一区间运动?
(2)子弹的初速度v0为多大?
(3)当M运动到O点左边离O点2cm的A点处时,速度u多大?
(4)现若水平面粗糙,上述子弹击中M后同样从O点运动到A点时,振子的速度变为3m/s,则M从开始运动到运动到A点的过程中,地面的摩擦力对M做了多少功?弹簧的弹力对M做了多少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广东模拟)一位同学在探究影响落体运动的因素时,设计了如下四个小实验:
实验(1):让一张纸片和一枚硬币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
实验(2):让两张相同纸片,一张揉成一团,一张摊开,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
实验(3):让小纸团与硬币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
实验(4):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中,让小纸片、小纸团、小硬币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
对上述四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广东模拟)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如果这三个力的大小如下各组情况,那么不可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