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洋人街有种惊险刺激的游乐方式叫做“青蛙跳”:竖直轨道固定在地而上,座椅安放在竖直轨道上,人和座椅能在轨道上上下滑动.某次下降过程可简化如下:人和座椅从轨道顶端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下降到某一高度时开始做加速度大小a=5m/s2的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处时速度刚好减小到零,下降过程时间t=6s.将座椅和人视为质点,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人和座椅在这次下降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
(2)轨道顶点离地面的高度h.

分析 (1)最大速度即为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根据自由落体运动及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公式列式,结合总时间为6s即可求解;
(2)根据位移等于平均速度乘以时间分别求出自由落体运动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两段位移之和即为h.

解答 解:(1)最大速度即为自由落体运动的末速度v,
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有:v=gt1
匀减速运动过程中有:v=at2
而t1+t2=6s
解得:v=20m/s
(2)轨道顶点离地面的高度h=$\frac{v}{2}{t}_{1}+\frac{v}{2}{t}_{2}=\frac{20}{2}×6=60m$
答:(1)人和座椅在这次下降过程中的最大速度v为20m/s;
(2)轨道顶点离地面的高度h为60m.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及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公式的直接应用,本题也可以画出人和座椅的速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甲、乙两颗人造地球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不同高度处同向运动(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甲距地面的高度为地球半径的0.5倍,乙距地面的高度为地球半径的5倍,两卫星的某一时刻正好位于地球表面某点的正上空.求:
(1)两卫星运行的线速度之比?
(2)乙卫星至少要经过多少周期,两卫星间的距离才会达到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摩擦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B.互相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作用
C.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一定增大
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可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汽车以10米/秒的初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第一秒内的位移为9米.求:
(1)汽车的加速度?
(2)第一秒末汽车的速度大小v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有往返的直线运动可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直线
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一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B.通电导体在磁场中有时不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C.通电导体中的电流方向与磁场方向不平行也不垂直时,不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D.只要导体放入磁场中,无论是否通电都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有两根长直导线a、b互相平行放置,如图所示为垂直于导线的截面图.在图示的平面内,O点为两根导线连线ab的中点,M、N为ab的中垂线上的两点,OM=ON.若两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恒定电流(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在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跟该点到通电导线的距离r成反比),则关于线段MN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在线段MN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都不可能为零
D.若在N点放一小磁针,静止时其北极沿ON指向O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金属导轨MN和PQ上放置AB和CD两根细铜棒,在导轨之间存在磁场,当CD棒向右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方向由C向DB.CD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方向由D向C
C.CD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D.以上说法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两条导线互相垂直,如图所示,但相隔一段小距离,其中一条AB是固定的,另一条CD能自由活动,当直流电流按图方向通与两条导线时,导线CD将(从纸外向纸内看)(  )
A.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BB.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靠近导线AB
C.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离开导线ABD.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离开导线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