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
A.X射线衍射实验,证实德布罗意波的假设是正确的
B.楞次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
C.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否定了光的电磁说
D.奧斯特最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分析 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

解答 解:A、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体上得到了电子束的衍射图样,从而证实了德布罗意的假设是正确的.故A错误;
B、韦德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故B错误;
C、爱因斯坦的光子说不仅没有否定了光的电磁说,而且是光的电磁说的发展与补充.故C错误;
D、1820年,奧斯特最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学史,是常识性问题,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4.材料的电阻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现象”,利用这种效应可以测量压力大小,若图1为某压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压力特性曲线,其中RF、R0分别表示有、无压力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了测量压力F,需先测量压敏电阻处于压力中的电阻值RF,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实验.

(1)设计一个可以测量处于压力中的该压敏电阻阻值的电路,在图2的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压敏电阻及所给压力已给出,待测压力大小约为0.4×102:0.8×102N,不考虑压力对电路其它部分的影响).要求误差较小.提供的器材如下:
A、压敏电阻,无压力时阻值R0=6000Ω
B、滑动变阻器R,全电阻约200Ω
C、电流表A,量程2.5mA,内阻约30Ω
D、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
E、直流电源E,电动势3V,内阻很小
F、开关S,导线若干
(2)正确连线后,将压敏电阻置于待测压力下,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是1.33m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2.00V.
(3)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为1.5×103Ω;结合图1可知待测压力的大小F=60N.(计算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并计算,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释放悬挂纸带的夹子,立即接通电源开关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或者操作不当的步骤是BCD(将其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在横线处)
(2)在一次实验中,质量m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如图2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0.02s),单位cm.那么:
①纸带的左(选填“左”或“右”)端与重物相连;
②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Ep=0.49m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0.48mJ (g取9.8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B.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大,极易观察到它的波动性
C.爱因斯坦在对光电效应的研究中,提出了光子说
D.对于任何一种金属都存在一个“最大波长”,入射光的波长必须小于这个波长,才能产生光电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9.一般认为激光器发出的是频率为ν的“单色光”,实验上它的频率并不是真正单一的,激光频率是它的中心频率,它所包含的频率范围是△ν(也称频率宽度),如图所示.让单色光照射到薄膜表面a,一部分光从前表面反射回来,这部分光称为甲光,其余的光进入薄膜内部,其中一小部分光从薄膜后表面b反射回来,再从前表面折射出,这部分光称为乙光.当甲、乙两部分光相遇后叠加而发生干涉,成为薄膜干涉.乙光与甲光相比,要在薄膜中多传播一小段时间△t.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能观察到明显稳定的干涉现象的条件是:△t的最大值△tm与△ν的乘积近似等于1,即只有满足:△tm•△ν≈1,才会观察到明显稳定的干涉现象.
已知红宝石激光器发出的激光频率为ν=4.32×1014 Hz,它的频率宽度为△ν=8.0×109 Hz,让这束激光由空气斜射到折射率为n=$\sqrt{2}$ 的薄膜表面,入射时与薄膜表面成45°,如图所示.
(1)求从O点射入薄膜的光的传播速度;
(2)估算在题图所示的情况下,能观察到明显稳定干涉现象的薄膜的最大厚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线如图甲,由热敏电阻R1作为传感器制作的自动报警器电路图如图乙,为了使温度过高时报警器铃响,c应与a(填“a”或“b”)连接;若使报警的最低温度提高些,应将P点向左(填“左”或“右”)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生活中经常用“呼啸而来”形容正在驶近的车辆,这是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对接收者而言频率发生变化的表现,无线电波也具有这种效应.测速雷达向一辆接近的车辆发出无线电波,并接收被车辆反射的无线电波.由于车辆的运动,接收的无线电波频率与发出时不同,利用频率差(f接收-f发出)就能计算出车辆的速度.已知发出和接收的频率间关系为f接收=(1+$\frac{2{v}_{车}}{c}$)f发出,式中c是真空中的光速,若f发出=2×109 Hz,f接收-f发出=400Hz,可知被测车辆的速度大小为30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火车转弯的运动可看作是水平面内的匀速圆周运动,为了提供火车转弯运动所需要的巨大向心力,往往在转弯处使外轨高于内轨而提供这样一个向心力,在内、外轨道高度差确定以后,对转弯处的火车速率有一定的限制,大于或者小于这个速率对轨道都会有一定的损害,以下关于这个问题的判断哪些是正确的(  )
A.大于这个速率,外轨将受到挤压B.大于这个速率,内轨将受到挤压
C.小于这个速率,内轨将受到挤压D.小于这个速率,外轨将受到挤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伽利略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并以此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认为,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总是同时落地
B.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伽利略用实验直接证实了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高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伽利略用实验测出小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的距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