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实验中打点计时器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

(1)该同学先将长木板的一端用垫木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在实验中为保证滑块受到的拉力近似等于砂桶及砂子的重力,应使滑块的质量远大于(选填“远大于”“等于”或“远小于”)砂桶及砂子的质量.
(2)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在实际打出的点中选取A、B、三个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通过测量可知AB间距离为3.27cm,A、C间距离为6.77cm,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0.23m/s2
(3)该同学保持木板的倾角始终不变,通过改变砂桶中砂子的质量得出多组滑块的加速度a与所受拉力F的值(将砂桶及砂子的重力近似作为拉力F),然后在坐标系纸上通过描点画出a-F图象,如图丙所示,该图线未经过坐标原点,其可能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过度.该同学又测得长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并由a-F图象求出该图线的斜率k及纵轴截距b,若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还可求出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gsinθ-b}{gcosθ}$(用题目中所给的字母符号表示).

分析 (1)在实验中,为了减少这种做法而带来的实验误差,一要排除摩擦力的影响,二要砂桶的重力接近小车所受的合力.
(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以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3)没有施加外力时,小车已经获得加速度,故平衡摩擦力过度,a-F图象的纵轴截距为b,即拉力为0时,滑块的加速度为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 解:(1)将长木板的一端用垫木垫高,使得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等于摩擦力,目的是平衡摩擦力.
对整体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得,a=$\frac{mg}{M+m}$,则小车的合力F=Ma=$\frac{Mmg}{m+M}=\frac{mg}{1+\frac{m}{M}}$,当砂桶及砂子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的质量,滑块所受的拉力等于砂桶及砂子的重力;
(2)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可知,加速度:a=$\frac{{x}_{BC}-{x}_{AB}}{{T}^{2}}=\frac{0.0677-0.0327-0.0327}{0.01}$=0.23m/s2
(3)根据丙图可知,没有施加外力时,小车已经获得加速度,故平衡摩擦力过度,
a-F图象的纵轴截距为b,即拉力为0时,滑块的加速度为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μmgcosθ=mb,
解得:μ=$\frac{gsinθ-b}{gcosθ}$
故答案为:(1)平衡摩擦力;远大于;(2)0.23;(3)平衡摩擦力过度;$\frac{gsinθ-b}{gcosθ}$

点评 对于实验我们要明确实验原理、具体实验操作以及数据处理等,同时要清楚每一项操作存在的理由,比如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能结合图象求解,难度适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把6盏阻值都是480欧的电灯并联起来,做成一个电灯变阻器,这个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480欧.如果要使这个变阻器的阻值为160欧,应接通3盏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作用下上升,在某一高度撤去恒力.已知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且小于物体的重力大小,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势能面,物体在空中运动的全过程中,物体机械能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物体以100J的初动能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运动,当它向上通过斜面上某一点M时,其动能减少了80J,克服摩擦力做功32J,则物体返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  )
A.20JB.48JC.60JD.68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所示,直角三棱镜ABC的折射率为$\sqrt{3}$,棱镜的角B为30°,今有一束平行于BC边从斜边D点入射的单色光,在BC上某点E发生全反射后,从AC边上F点射出.已知BC边的长度为2$\sqrt{3}$d,BD的长度为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要求:
(1)作出光在三棱镜中的光路图;
(2)求发生全反射的点E与B点的距离;
(3)求光在三棱镜中传播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两位同学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做“测玻璃的折射率”实验.

(1)甲同学由于没有量角器,他在完成了光路图以后,以O点为圆心,10.00cm长为半径画圆,分别交线段OA于A点,交O、O′连线延长线于C点.过A点作法线NN'的垂线AB交NN'于B点,过C点作法线NN'的垂线CD交NN'于D点,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量得OB=8.00cm,CD=4.00cm.由此可得出玻璃的折射率n=1.5.
(2)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ab和cd间距画得比玻璃砖宽度大些,下界面与实际相同,如图2所示.若其他操作无误,则他测得的折射率比真实值偏小(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物体的加速度跟力的关系”的实验,实验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做为小车受到的合力,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后端拖动纸带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1)实验时先不挂钩码,反复调整垫木的左右位置,直到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样做的目的平衡小车运动中所受的摩擦阻力.
(2)图2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从比较清晰的点迹起,在纸带上标出了连续的5个计数点A、B、C、D、E,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都有4个点迹没有标出,测出各计数点到A点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两端,则此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测量值a=1.0m/s2.测得C点的速度v为0.54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为了测量某种材料制成的电阻丝R的电阻率,提供的器材有:
A.电流表G,内阻Rg=120Ω,满偏电流Ig=6mA
B.电压表V,量程为6V
C.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D.电阻箱R0(0-99.99Ω)
E.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5Ω)
F.电池组E(电动势为6V,内阻约为0.05Ω)
G.一个开关S和导线若干
(l)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丝的阻值,当用“×10”挡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应该换用×1挡(填“×l”或“×100”),进行一系列正确操作后,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甲所示.
(2)把电流表G与电阻箱并联改装成量程为0.6A的电流表使用,则电阻箱的阻值应调为R0=1.21Ω.(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了用改装好的电流表测量电阻丝R;阻值,请根据提供的器材和实验需要,将图乙中电路图补画完整.
(4)测得电阻丝的长度为L,电阻丝的直径为d,电路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合适位置,电压表V的示数为U,电流表G的示数为I.请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字母号,写出计算电阻率的表达式ρ=-$\frac{π{UR}_{0}{d}^{2}}{4L({R}_{0}+{R}_{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关于速度、速度的变化及加速度的相互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B.加速度越大,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D.速度变化得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