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如图所示,某同学用两个滑动变阻器研究分压电路的特点.使用器材如下:两个阻值分别为(0~10Ω)和(0~50Ω)的滑动变阻器、电动势为3V的电源及电键、导线若干.闭合电键后,将电路图甲中所示的电流标记为I1和I2

(1)根据电路图甲,用笔代替导线补充画完实物图乙中缺少的导线.
(2)当PA保持在最右端时,将PB从左端滑动至右端的过程中,发现电流I2相对变化更小,则说明图甲、乙中A电阻的阻值为0~50Ω(选填“0~10Ω”或“0~50Ω”).
(3)某同学按如下操作:
①将PA滑片调整到某位置,任意移动PB滑片;
②将PB滑片调整到某位置,任意移动PA滑片.
得到两条U-I1的直线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象数据可知,电源内阻为2Ω;当电流I1在图中等于0.1A时,滑动变阻器B消耗的电功率为0.6W.

分析 (1)明确实验原理图,根据实物图的连接方法可得出对应的实物图;
(2)分析电路结构,明确两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从而根据实验的现象明确电阻的接入情况;
(3)根据两滑动变阻器的变化,明确对应的图象,再根据图象规律结合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可求得电源内阻及B滑片不动时B的右侧接入电阻;再由功率公式可求得B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解答 解:(1)根据原理图可得出对应的实物图如图所示;
(2)当PA保持在最右端时,A电阻接入最大电阻,总电阻与B电阻的右半部分并联;因I2变化较小,说明B中电阻相对A中电阻较大,从而对电路的影响较小;故A为小电阻,B为大电阻;故答案为0~10Ω;
(3)由题意可知,当保持PA不动时,电压与电流I1的伏安特性曲线为A的电阻;由图可知,其阻值RA=$\frac{1.2}{0.1}$=12Ω;
当PB不动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通过滑动变阻器输出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输出的最大电压为1.5V;
即设B与A并联电阻为R;则有:
1.5=$\frac{E}{10+r}×R$
且当电压为1.2V时,I1=0.1A;
1.8=(0.1+$\frac{1.2}{R}$)(10-R+r)
联立解得:r=2Ω;R=6Ω;
滑动变阻器B右半部分电流I2=$\frac{1.2}{6}$=0.2A;
左侧电流:I2′=0.1+0.2=0.3A
故滑动变阻器B消耗的功率P=I22(10-R)+I22R=0.6W;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
(2)0~10Ω
(3)2   0.6

点评 本题考查电阻的测量实验,要注意正确分析实验原理,明确两伏安特性曲线的性质,结合串并联电路的规律即可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用甲图测量电源电动势E和内阻r.除了图中所给的器材,还有一只多用电表可用,通过多用电表来测量电源的路端电压和电路的电流,完成下面的实验步骤:

①断开开关S1、S2,把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填“大”或“小”);
②多用电表接a、b,选择直流电压5V挡,闭合开关S1、S2,调节电阻箱的阻值,此时表盘指针指在如图乙的P位置,则读得U1=1.25V,断开开关S1、S2
③多用电表改接c、d,选择直流电流500mA挡,保持电阻箱阻值不变,闭合开关S1,此时表盘指针指在如图乙的Q位置,则读得I1=0.355A,断开开关;
④用U1和I1列出计算电动势E和内阻r的表达式:E=U1+I1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所示,质量m=0.4kg的小物块,在与斜面成30°角的拉力F作用下,以v0=2m/s的初速度沿斜面向上做匀加速运动,经t=2s的时间物块由A点运动到B点,此时撤去拉力F,A、B之间的距离L=10m.已知斜面倾角θ=30°,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sqrt{3}}{3}$.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物块到达B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拉力F的大小;
(2)不改变初速度,现改变F,让物块能够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力F做功最小,则最小功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如图所示,在一个量筒内放入大半筒水,里面放入一个倒置的小瓶,小瓶内留有大约一半水,使其能刚好浮出水面,再用橡胶膜把量筒口密封.保持温度不变,当用力挤压橡胶薄膜时,观察到小瓶将下沉.小瓶下沉过程中(  )
A.瓶内气体体积增大B.瓶内气体压强增大
C.先加速后减速下沉D.一直加速下沉到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一块木块用细线悬挂于O点,现用一钉子贴着细线的左侧,沿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斜面向右以速度υ匀速移动,移动中始终保持悬线竖直,到图中虚线位置时,木块速度的大小为$\sqrt{3}v$,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静止的镭核${\;}_{88}^{226}$Ra发生衰变放出一个粒子变为氡核${\;}_{86}^{222}$Rn.已知镭核226质量为226.0254u,氡核222质量为222.0163u,放出粒子质量为4.0026u.
(1)写出核反应方程;
(2)求镭核衰变放出的能量;
(3)若衰变放出的能量均转变为氡核和放出的粒子的动能,求放出粒子的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了测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某小组使用位移传感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让木块从倾斜木板上一点A由静止释放,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出木块到传感器的距离.位移传感器连接计算机,描绘出滑块相对传感器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

(1)根据上述图线,计算0.4s时木块的速度v=0.40m/s,木块加速度a=1.0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2)为了测定动摩擦因数μ,还需要测量的量是斜面倾角(或A点的高度等);(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同学想测量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如图甲所示,表面粗糙、一端装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在水平实验台上;木板上有一滑块,滑块右端固定一个轻小动滑轮,钩码和拉力传感器通过绕在滑轮上的轻细绳相连,细绳与长木板平行,放开钩码,滑块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滑轮的摩擦).

①实验开始前打点计时器应接在交流电源(填“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上,实验时应先(填“先”或“后”)接通电源,后(填“先”或“后”)释放滑块.
②如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s1、s2是纸带中两段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相邻计数点时间为T,由此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frac{{s}_{2}-{s}_{1}}{2{T}^{2}}$(用s1、s2、T表示).
③改变钩码的个数,得到不同的拉力传感器示数F(N)和滑块加速度a(m/s2),重复实验.以F为纵轴,a为横轴,得到的图象是纵轴截距大小等于b倾角为θ的一条斜直线,如图丙所示,则滑块和轻小动滑轮的总质量为2tgθ(kg);滑块和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frac{b}{gtanθ}$.(设重力加速度为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用如图甲所示的气垫导轨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用频闪照相机闪光4次拍得照片如图乙所示,已知闪光时间间隔为△t=0.02s,闪光本身持续时间极短,已知在这4次闪光的时间内A、B均在0~80cm范围内且第一次闪光时,A恰好过x=55cm处,B恰好过x=70cm处,则由图可知:

(1)两滑块在x=60cm处相碰.
(2)两滑块在第一次闪光后t=$\frac{△t}{2}$s时发生碰撞.
(3)若碰撞过程中满足动量守恒,则A、B两滑块的质量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