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本题关键在于先对测试用乘客箱受力分析,根据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出摩擦力的大小,然后将乘客箱的实际运动分割为三个过程,对每一个分过程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式,逐步求解出最后的速度.
解答 解:(1)由运动学公式l=$\frac{1}{2}$at2得乘客箱到达最低点所用的时间为:
a=$\frac{2l}{{t}^{2}}$=$\frac{2×125}{1{0}^{2}}$m/s2=2.5m/s2,
则乘客箱到达最低点的速度大小为:
vt=at=2.5m/s2×10s=25m/s.
(2)设乘客箱的质量为m,索道倾角为θ,其受重力mg、支持力N、摩擦力f,沿索道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θ-f=ma,
其中sinθ=$\frac{h}{l}$,
联立以上各式可解得:f=0.25mg;
在45m~90m阶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合=mgsinθ-f-0.25mg=0.5mg-0.25mg-0.25mg=0,
故乘客箱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象分析可知,如果在45m~90m之间使用智能抓手,乘客箱先匀速运动,再减速运动,减速的加速度为a′,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0.65mg+f-mgsinθ=ma′,
代入数据可解得:a′=4m/s2,
要使乘客箱到达最低点的速度为零,在90m~125m阶段,乘客箱运动的位移为:
x′=125m-90m=35m,
由运动学公式${v}_{t}^{2}$-${v}_{0}^{2}$=2ax得滑到90m处的速度为:
${v}_{t}^{′2}$=2a′x′=2×4m/s2×35m,
对没有使用智能抓手时,由运动学公式${v}_{t}^{2}$=2ax得:
x=$\frac{{v}_{t}^{′2}}{2a}$=$\frac{2×4×35}{2×2.5}$m=56m,
所以在下滑到56m时使用智能抓手,乘客箱先做34m的匀速运动,然后做35m的减速运动,到最低点的速度刚好为零.
答:(1)如果不使用智能抓手,乘客箱到达最低点的速度大小是25m/s;
(2)如果要使乘客箱到达最低点的速度为零,那么乘客箱 在下滑到56m时使用智能抓手.
点评 本题属动力学常规题,多数同学习惯了斜面上的滑动摩擦力的计算,本题却另辟蹊径直接给出抓手阻力的图象,陈中有新意,但不偏不怪,
主要考查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公式,兼顾考察学生处理多过程问题的能力,阅读图象的能力,必要的数学计算能力.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物体A相对于物体B向上运动 | |
B. | 斜面C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A、B、C三者重力之和 | |
C. | 物体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可能为零 | |
D. | 物体A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0×105N | B. | 1.2×105N | C. | 1.4×105N | D. | 1.6×105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U2可能变小,I2一定变小 | B. | U2一定不变,I2一定变小 | ||
C. | I1一定变小,I2可能变大 | D. | I1可能变大,I2可能变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1V | B. | 22V | C. | 44V | D. | 无法确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粒子P一定是依次沿A、B、C运动 | |
B. | 粒子P在三点所受电场力的大小相等 | |
C. | 粒子P在B点动能最大 | |
D. | 粒子P在C点的电势能最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1.0975km是指参加太原马拉松的运动员完成比赛需要发生的位移 | |
B. | 21.0975km是指参加太原马拉松的运动员完成比赛需要发生的路程 | |
C. | 男子组运动员的平均速率小于女子组运动员的平均速率 | |
D. | 比赛中运动员的最大速率为$\frac{21097.5}{4102}$m/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