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作一种传感器,需要选用某一电器元件,该电器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

(1)由该电器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该电器元件的阻值随两端的电压升高而减小(选填“增大”、“不变”或“减”).
(2)学习小组成员还发现该电器元件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髙而减小,从而设计了一个火警报警器电路,如图b所示.图中R2为用该电器元件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为值班室的显示器,电源两极之间接一报警器.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显示器的电流I、报警器两端的电压V的变化情况是D(填选项前的字母代号)
A.I变大,U变大      B.I变大,U变小     
C.I变小,U变大       D.I变小,U变小.

分析 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分析R2的变化,确定外电路总电阻的变化,分析总电流和路端电压的变化,即可知U的变化.根据并联部分电压的变化,分析I的变化.

解答 解:(1)I-U图象中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由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图知,该元件的阻值随两端的电压升高而减小.
(2)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情时,R2的阻值变小,R2与R3的并联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变小,则总电流变大,电源的内电压变大,路端电压变小,即有U变小.电路中并联部分的电压U=E-I(R1+r),I变大,其他量不变,则U变小,I也变小.所以I变小,U变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故答案为:(1)减小.   (2)D

点评 本题考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中的仪表的选择及接法,题目较为简单;一般来说本实验都是采用分压外接法.同时掌握热敏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再按“局部→整体→局部”的顺序进行动态变化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三个电量相同的正电荷Q,放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问在三角形的中心应放置-$\frac{\sqrt{3}Q}{3}$的电荷,才能使作用于每个电荷上的合力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甲同学设计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源电动势E及电阻R1和R2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待测电源E(不计内阻),待测电阻R1,待测电阻R2,电压表(量程为1.5V,内阻很大),电阻箱R(0~99.99Ω),单刀单掷开关S1,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1)先测电阻R1的阻值.请将甲同学的操作补充完整:闭合S1,将S2切换到a,调节电阻箱,读出其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l,再将S2切换到b,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2.则电阻R1的表达式为$\frac{{U}_{2}-{U}_{1}}{{U}_{2}}r$.
(2)甲同学已经测得电阻Rl=4.6Ω,继续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该同学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a,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了如图(b)所示的$\frac{1}{U}$-$\frac{1}{R}$图线.则电源电动势E=1.47V,电阻R2=1.6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利用甲同学设计的电路和测得的电阻Rl,乙同学测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的阻值的做法是:闭合S1,将S2切换到b,多次调节电阻箱,读出多组电阻箱示数R和对应的电压表示数U,由测得的数据,绘出相应的$\frac{1}{U}$-$\frac{1}{R+{R_1}}$图线,根据图线得到电源电动势E和电阻R2.甲乙两同学的做法相比较,由于甲同学测得的电压表数据范围小(填“较大”或“较小”),所以甲同学的做法相对不是很恰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缝衣针小心地放在水面上,针可以把水面压弯而不沉没,是因为针受到重力小,又受到液体浮力的缘故
B.在处于失重状态的宇宙飞船中,一大滴水银会成球状,是因为液体内分子间有相互吸引力
C.玻璃管道裂口放在火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圆,是因为熔化的玻璃在表面张力的作用下,表面要收缩到最小的缘故
D.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不一定吸收热量
B.单晶体与多晶体的区别在于前者有固定熔点,后者没有固定熔点
C.布朗运动表明悬浮颗粒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使用酒精的目的是为了方便的形成较理想的单分子油膜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所示,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两个质量各为mA和mB(mA>mB)的小物块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用手拉住物块B,使它与地面接触,用米尺测量物块A的底部到地面的高度h. 释放物块B,同时用秒表开始计时,当物块A碰到地面时,停止计时,记下物块A下落的时间t.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在物块A下落的时间t内,物块A、B组成的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Ep=(mA-mB)gh,增加的动能△Ek=$\frac{2({m}_{A}+{m}_{B}){h}^{2}}{{t}^{2}}$. 改变mA、mB和h,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若在实验误差范围内△Ep=△Ek均成立,则可初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以与水平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初速度v0射出的炮弹,到达最高点时因爆炸分成质量分别为m和2m的两块,其中质量为2m的一块沿着原来的方向以2v0的速度飞行.求:
(1)质量较小的另一块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爆炸过程中有多少化学能转化为炮弹的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关于近代物理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表明,对于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温度有关
B.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具有复杂的结构
C.用一定频率的光照射锌板,发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着入射光的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D.汤姆逊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E.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放射性元素能放射出α、β、γ、三种粒子,让它们垂直射入同一匀强磁场,如图所示,实线a、b、c、d为它们在磁场中经过的轨迹,已知α粒子为氦的原子核($\left.\begin{array}{l}{4}\\{2}\end{array}\right.$He)、β粒子为电子($\left.\begin{array}{l}{0}\\{-1}\end{array}\right.$e)、γ粒子为光子,呈电中性,则(  )
A.a为α粒子,b为β粒子,c为γ粒子B.b为α粒子,c为β粒子,d为γ粒子
C.b为β粒子,c为γ粒子,d为α粒子D.a为α粒子,c为γ粒子,d为β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