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使沙和小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以减小实验误差
B.可以用天平测出小桶和砂的总质量m1及小车和砝码总质量m2;根据公式a=m1g/m2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C.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描点法画图象,是为了减小误差
D.处理实验数据时采用a-1/M图象,是为了便于根据图线直观的作出判断
(2)某学生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的端垫得过高,使得倾角偏大.他所得到a-F关系可用图中哪根图线表示?图中a是小车的加速度,F是细线作用于小车的拉力
(3)在做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实验时,某学生将实验装置如图安装,准备接通电源后开始做实验,但他的装置图中有两个明显的错误:

(1)
使用了直流电源
使用了直流电源
;(2)
没有平衡摩擦力
没有平衡摩擦力
分析:了解该实验的实验原理.能够运用数学图象处理物理数据,找出变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写出表达式可知图象的形状,平衡摩擦力过大,说明不挂沙和小桶时就已经产生加速度,据此可正确解答;
解答:解:(1)A、本实验中采用砂桶带动小车的运动,在数据的处理中,利用砂桶的重力提供小车的拉力;因桶本身有加速度,故应减小桶的本身合力,故应使桶的质量远小于车的质量,故A正确;
B、因桶的重力并不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力,故不能采用这种方法,故B错误;
C、在实验中利用描点法测出a与F的关系,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
D、为了将图象画成我们熟悉的直线,a与M成反比,故可以画出a-
1
M
图象,故D正确;
故选ACD;
(2)平衡摩擦力过大,则小车还将受到重力的分力作用,即小车不受拉力时,就会产生加速度,故选C.
故选C.
(3)由实验原理图可知,
打点计时器用的必须是交流电,图中用的是直流电,所以采用的电源不对,
同时木板水平,没有平衡摩擦力.
故错误的为:①打点计时器接的是直流电源.②木板水平,没有平衡摩擦力
故答案为:(1)ACD  (2)C  (3)使用了直流电源、没有平衡摩擦力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注意事项以及利用图象处理数据等基本知识,要注意动手实验,加强对基础实验的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为某实验小组在做“探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时的装置.

(1)实验小组在做好了各项准备后,应将小车停在靠近
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
处.释放小车和接通电源的顺序应是先
接通电源
接通电源
释放小车
释放小车
.小车拖动纸带,打点计时器在上面打下一系列小点.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几次,从几条纸带中挑选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
(2)某同学在挑选的纸带上,记下第一个点的位置O,并在纸带上从任意点开始依次选取几个点1、2、3、4….实验中除了对距离进行测量外,还需要知道小车在某几个时刻的瞬时速度.若根据纸带可知点1和点2的时间间隔与点2和点3的时间间隔均为T,点1与点2间的距离为x1,点2与点3的距离为x2,由于小车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在打点2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x1+x2
2T
x1+x2
2T

(3)另一位同学认为可以在挑选出的纸带上,不记下第一个点的位置O,同样可以完成本实验.
你认为这位同学的想法是否可行.
可行
可行
.(填“可行”或“不可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电磁打点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
6V以下
6V以下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通常的工作电压为
220V
220V
.我们日常生活所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如果用它做电源,打点计时器每隔
0.02
0.02
s打一个点.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时,得到了如图3所示的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A、B、C、D、E、F为在纸带上依次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测得AB=1.20cm,AC=3.20cm,AD=6.00cm,AE=9.60cm,AF=14.00cm,则以上由数据可知小车做
匀加速直线
匀加速直线
运动,运动的加速度a=
0.80
0.80
m/s2,打点计时器打下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为
0.32
0.32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中,
(1)在用如图(1)装置做“探究功与速度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
C.实验过程中木板须水平放置
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
(2)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均正确.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和速度的关系图线,即W-v图,如图(2)甲,并由此图线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乙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功与速度平方的关系图线,即W-v2图,如图(2)乙,并由此也得出“功与速度的平方一定成正比”的结论.关于甲、乙两位同学的分析,你的评价是
A
A

A.甲的分析不正确,乙的分析正确
B.甲的分析正确,乙的分析不正确
C.甲和乙的分析都正确
D.甲和乙的分析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都是30g,他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弹簧的下端,每次都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了下面的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10m/s2
①试根据这些实验数据在右图给定的坐标纸上作出砝码质量M与弹簧总长L之间的函数关系图线.
砝码质量M(g) 0 30 60 90 120 150
弹簧总长X(cm) 6.00 7.15 8.34 9.48 10.64 11.79
②上一问所得图线的物理意义是
 

③该弹簧的劲度k为
 
N/m
精英家教网
(2)某同学利用一架固定好的自动相机,用同一张底片多次曝光的方法,拍下了一辆小轿车启动后不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照片.相邻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为2.0s.已知小轿车的车长为4.5m.他用刻度尺测量照片上的长度关系,结果如图所示.请你估算这辆小轿车的加速度a=
 
m/s2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重物通过轻绳拖动小车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小车质量用M表示,重物质量用m表示,加速度用a表示.
(1)实验时需要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这样做是为了消除
木板对小车的摩擦力
木板对小车的摩擦力
的影响,使小车所受合外力F等于绳对小车的拉力.
(2)实验中由于绳对小车的拉力
小于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重物所受的重力,会给实验带来系统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
关 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