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质量是2kg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是20N,某物体受重力500N,它的质量是50kg.(g=10m/s2)?

分析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根据G=mg求得.

解答 解:由G=mg可得:
G=2×10=20N;
重力为500N,则质量为:m=$\frac{G}{g}$=$\frac{500}{10}$=50kg;
故答案为:20,50.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力公式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一质量为2m的小球套在一“”滑杆上,小球与滑杆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BC段为半径为R半圆,静止于A处的小球在大小为F=2mg,方向与水平面成37°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杆运动,到达B点时立刻撤去F,小球沿光滑圆弧向上冲并越过C点后落在D点(图中未画出),已知D点距离B点的距离为R,且AB的距离为S=10R.试求:
(1)小球在C点对滑杆的压力.
(2)小球在B点的速度大小
(3)BC过程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某同学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做了以下操作.
(1)先采用图甲所示装置,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球A沿水平方向弹出,同时B球被松开自由下落,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改变小锤打击力的大小,即可改变球A被弹出时的速度,两球仍然同时落地,这说明平抛运动在竖真方向上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2)接着他用频闪照相机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图乙是照片的一部分,正方形小方格每边长L=1.0cm,闪光的快慢是每秒30次,则可以计算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是0.6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用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一小球,小球和弹簧的受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的施力物体是弹簧B.F2的反作用力是F3
C.F3与F2是一对平衡力D.F4的反作用力是F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李明同学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条的结点位置O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
(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2)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
A.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
B.橡皮条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保持橡皮条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3)如图(b)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张华.
(4)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的实验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至少写出两种情况)
①F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②F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且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③作图时两虚线不分别与F1线和F2线平行..
(5)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B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一水平传送带AB能沿固定斜面BC将货物送到顶端C.传送带始终以v=12m/s的速度运行,方向如图所示.已知AB的长度L=10m,BC的长度s=5m,BC与水平面的倾角θ=37°,传送带和斜面与货物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传送带AB与斜面BC之间用一段长度不计的小圆弧连接(不计货物通过时的能量损失).在A、C处分别有一个机器人甲和乙,甲机器人每隔△t=1.0s在A处将一质量m=10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A端,货物到达斜面顶端的C点时,乙机器人在C处立刻将货物搬走.g取10m/s2(sin37°=0.6,cos37°=0.8).试求:
(1)货物到C点处速度的大小;
(2)从第一个货物放上传送带A端开始计时,在t=3.0s的时间内,传送带做的功W.
(3)若乙机器人把货物从C点放上,甲机器人能在A点接住货物,要求货物到A点时速度为零,则乙机器人在C点对货物做的功W′应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一实验小组准备探究某种元件Q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考虑电表内阻的影响,该元件电阻的测量值小于(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②在电路图中闭合开关S,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但无论怎样移动变阻器滑动片,总不能使电压表的示数调为零.原因可能是图1中的f(选填a、b、c、d、e、f)处接触不良.
③该实验小组将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成了如图2的I-U图象,元件Q在U=0.8V时的电阻值是16Ω.
④将元件Q单独接在电动势E=2.0V,内阻r=4Ω的电源上,则元件Q此时的电功率是0.21W.(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如图所示,处于直面内的电阻为R的单匝正方形导线框abcd内有一垂直纸面向内的均匀减小的匀强磁场,其中有变化快慢两种情况,变化快的磁场的变化率为$\frac{△{B}_{1}}{△{t}_{1}}$=-k(k>0),变化慢的磁场的变化率为$\frac{△{B}_{2}}{△{t}_{2}}$=-$\frac{k}{2}$(k>0),两种变化过程中的磁感应强度均从B0变到0,则在这两个过程中(  )
A.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之比为1:1
B.导体框中的感应电流方向相同
C.导体框产生的焦耳热之比为1:1
D.通过导体框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在电学实验中,常常用下列甲图和乙图两种连接方式,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所测的示数直接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其中为电压表,内阻为RV为电流表,内阻为RA;R为待测电阻.
①若用以上两种连接方式,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所测的示数直接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均存在实验误差,甲图中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是由于电压表有分流作用(选填“分压”或“分流”).
②若甲图中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的示数为I1,则待测电阻R的真实阻值R1=$\frac{{U}_{1}{R}_{V}}{{U}_{1}-{I}_{1}{R}_{V}}$;若乙图中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待测电阻R的真实阻值R2=$\frac{{U}_{1}}{{I}_{1}}$-R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